衛圖李宅 作品

194、你和青蘿從此為陌路之人

  “鄭國處於亂世,這幾十年內,覆滅的勢力數不勝數……衛某曾去過靖國,當年的靖國金丹家族,如今,可難再尋一個了。”

  衛圖重申舊題,將話說的更明白了一些。

  在從陶雅口中,得知商鳴追殺的原因時,衛圖便已明白,他和邯山陶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區別在於,邯山陶家逃離鄭國時,會不會捎帶他這個外人。

  這一番表態,陶世生明白了衛圖的意圖,他眸底露出了一絲思索之色,說道:“衛道友對我兒女有救命之恩,按理說,陶某應該答應衛道友這個請求……”

  “只是……打通前往康國的偷渡渠道,僅我三舅哥“聶文鏡”是遠遠不夠的,他只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說到這裡,陶世生臉上露出了無奈之色,似乎這個決定,於他很是困難。

  事實上,若非衛圖有散仙盟的背景,在聽到衛圖要對偷渡渠道分一杯羹的時候,邯山陶家少不了要殺人滅口了。更別說讓衛圖摻合進來了。

  但可惜,衛圖現在有背景。

  所以,陶世生的言外之意是——衛圖想要摻合進偷渡前往康國的渠道,必須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利益。

  這是合作的前提。

  邯山陶家是怕散仙盟,但怕歸怕,還沒到因為散仙盟的招牌,而去折辱自己。

  “衛某身家頗豐,願助陶家一臂之力。”衛圖沒多猶豫,表態道。

  做大事而惜身,因小事而忘命。

  都不是智者所為。

  短則二三十年,長則五六十年,他的修為才能到達築基巔峰,籌備結丹之事。這期間,鄭國時局會發生什麼變化,都是未知之事。

  臨頭了,再去想退路。

  早就遲了。

  不能轉化為實力的財富,只是浮財。衛圖對此,認知的很清晰。

  “衛道友快人快語,陶某佩服。”陶世生看到衛圖這般爽快,眸底露出了一絲讚賞之色。

  適才談判時,他還以為衛圖是在想打邯山陶家的秋風,想要不費代價,就讓陶家幫其偷渡。

  卻不料,衛圖並不是搖尾乞憐之輩,而是打算和他們邯山陶家一同合作,共同打通前往康國的這條偷渡渠道。

  僅從這一番姿態。

  陶世生就感覺衛圖這人是個人物。

  ……

  半個月後。

  衛圖孤身從邯山陶家離開。

  和來時相比,走時,衛圖身上少了七千靈石,以及一些二階符籙。

  這些少的靈石、符籙,便是衛圖對邯山陶家打通康國偷渡渠道這項計劃的初步投資。

  七千靈石。

  聽起來數量不少。

  然而,這是於個人而言,對大勢力來說,七千靈石雖沒到不值一提的地步,但亦很有限。

  邯山陶家同意衛圖加入。

  一,是為了避免偷渡之事洩露。

  二,也是念了一份衛圖的援手之恩。

  三,衛圖與邯山陶家約定的偷渡人數,並不多,不到一掌之數。以這個偷渡人數,換取衛圖的注資,邯山陶家並不虧。

  離開邯山陶家後。

  衛圖略作思索,他先去了一趟白石湖坊市,給寇紅纓遞了一封書信,然後徑直前往棲月趙家,去見傅志舟和韋飛二人。

  十年前,衛圖前往“蟬鳴崖”的途中,去了一趟棲月趙家。

  不過遺憾的是,當年的傅志舟和衛圖一樣,也被仙門下發了“徵召令”,前往戰場前線的“綠水灣”駐守。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十年過去。

  傅志舟也幸運的從“綠水灣”倖存而歸,逃過了一劫,成為了自由身。

  當然,傅志舟的幸運,與其鎮守年限短是分不開關係的。傅志舟的鎮守時間,僅有五年,為衛圖鎮守時間的一半。

  ……

  半月後。

  棲月趙家,棲月山。

  衛圖站在棲月山的入口處,一連給趙青蘿發了數道符信,但他等了許久,也沒有見到,趙青蘿出門迎接於他。

  “衛道友,青蘿如今正在閉關修煉,若有事,直接找趙某便可……”趙廷海從棲月山飛遁而出,對衛圖稽首一禮,說道。

  “趙族長。”衛圖看到趙廷海,連忙回了一禮。

  衛圖注意到,趙廷海的手上,握著他適才發出去的數道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