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用臘肉換經書

  她的意思是:現在已經和這個老道鬧翻了,咱還要不要進去借用他的鍋灶做飯?

  羅旋一拉杜鵑,“走,我們今天把他的佐料統統都放光!鹽巴咱一把一把的放。不圖吃,就圖個我樂意!”筷書閣

  臘肉、香腸本來就夠鹹了。

  羅旋還準備把華陽老道的鹽巴,給統統用光。

  正在此時,

  灶房裡那道聲音再度傳出:“今以肉為貴,道經易一束。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放著鮮美的臘肉香腸不吃,你去禍害人家的鹽罐子做什麼?”

  只聽見姬續遠在灶房裡笑道:“至於方才你說的經書,只要小友不是拿去五穀輪迴之處糟踐了,或是當作引火之物,便是授予了你,有又何妨?”

  姬續遠所說的這幾句,其實是杜甫苦寒之際寫下的詩句。

  只不過,博古通今的姬續遠,將其中幾個字,稍稍改動了一下。

  他話裡話外的意思,也是頗為應景:羅旋手裡提著的香腸,只有短短的一截。

  要是蒸出來讓在場的4個人吃的話,那顯然是隻能塞牙縫的。

  如果是燜一鍋米飯,將香腸切成丁,這樣一來,就是一鍋香噴噴、油汪汪‘香腸煲仔飯’了。

  至於那塊臘肉,到時候再多放點尖椒,不也能炒上一盤菜嗎?

  巴蜀男兒一般都有一手不錯的廚藝。

  廚房裡面除了姬續遠,自小雙手不沾陽春水之外,仙風道骨的華陽老道,他的廚藝其實著實也不低。

  甚至他還能把姬續遠帶來的幾塊兒豆腐乾,都能炒出肉絲的味道來。

  香腸煲仔飯,

  尖椒炒臘肉、清炒蘑菇、芹菜香乾。

  華陽老道也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了一塊鮮豆腐,又做了一個青菜豆腐湯。

  四個人,就著三菜一湯,吃的是酣暢淋漓、舒舒服服。

  羅旋先前已經吃過午飯了。

  但是說實話,這個華陽老道的廚藝確實高超,所以羅旋忍不住給又自己塞進去兩大碗米飯。

  吃完飯,各自再喝上一小碗豆腐湯,搜搜縫。

  “舒坦!”

  姬續遠摸摸自己的肚子,滿臉心滿意足的感慨道:“看來這個吃飯吶,還得大家夥兒坐在一起,你爭我搶的,粗茶淡飯也能吃的人舒舒服服的。”

  “嗝~”

  華陽老道也笑道:“咱這南華宮,想當年,每日裡前來吃齋飯的善信,那是摩肩接踵。

  整個飯堂里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哪一天不蒸上個十大甑子飯,都應付不下來這麼多的香客。”

  姬續遠擺擺手,“你呀!真是如同這位小哥所說,朽木不可雕也!”

  “如今是啥氣候,扯什麼‘舊’,的?但凡提及一個‘舊’字,都是不好的、是會被所有人鄙棄的。”

  姬續遠道:“如今是新時期、新社會,大家都追求過上一種新生活。牛鼻子你要是還總是懷念以前的‘舊’日子,老是拿舊事出來重提的話....我估計總有一天,你會隨同舊日的一切,被大家夥兒毫不留情的埋葬!”

  這個時期,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

  在大家的觀念認知之中,確實如姬續遠所說的那樣:只要帶著個“舊”字的一切人和事,都被認為是落後的、是不好的。

  現在,大家都在拼命追求一些全新的東西。

  不僅僅如此,甚至帶著“小”的人和事,同樣也是被大家所鄙夷、會被大家看不起的。

  比如說立下的志向要大,幹什麼事也要大;做什麼工程,同樣也是要大!

  鍊鋼要大,成績要大。

  連幹活,也得大。

  剛才在灶房門口,羅旋話裡話外的意思,其實就是在提醒華陽老道看不清方向、對事態的發展,沒有足夠的觀察力和洞察力。

  羅旋這是在提醒他,說他對風向變化,華陽老道沒有保持足夠敏銳的嗅覺。

  對俗世向來不感興趣的華陽老道,沒意識到這些問題。

  但在紅塵裡打滾多年的姬續遠,卻知道羅旋剛才的話裡面意之所指。

  吃完飯。

  羅旋懷裡揣著一本《通玄真經》的手抄本,心滿意足的出了南華宮的大門。

  灶房裡,

  姬續遠低聲問華陽老道,“方才你摸骨摸的如何?”

  華陽笑道:“唔,還不錯。此子的根骨奇佳,就是太虛了一些。”

  姬續遠沉吟道:“身子骨底子不錯便好,至於虛了一些,以後教他幾套八段錦以強身、一套‘沖虛內息功法’以健體,慢慢調教他就是了。”

  華陽老道和姬續遠二人,在屋內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