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別挽救我了


  紅星鄉高級小學裡面的課程,其實制定的非常的鬆懈。

  在這個時代,一個人的出身、品行比文化知識更重要,也更加受上級重視一些。

  所以羅旋所佔在五.二班,整個一上午,其實就只有一節語文課、和一節數學課,其餘時間不是自習、就是各個學習小組分開討論。

  要不然,

  就是來一堂思想品德課。

  但老師們講了多年的思想品德,他們也實在是講不出個什麼新意來了:什麼憶苦思甜,什麼不忘過去黃蓮苦、牢記今日甘蔗節節甜之類的,已經被老師們給翻來覆去、不知道講了多少回了。

  別說聽的人提不起興趣,就連講的人都麻了。

  由於現在快到農忙時節了,生產隊裡的社員們都在準備農具、平整院壩好曬糧食。

  所以,那些以前經常來學校裡,和廣大師生們講述過去苦的貧農、佃農們,這一陣子也顧不上來給大家講故事了。

  因此,現在的思想品德課開來開去,最終就成了座談會。

  要麼就是放任所有的學生,去自由討論。

  羅旋對小學課程毫無興趣,只不過由於現在剛剛開學,校長各方面的瑣碎事情比較多。

  所以關於自己要跳級的事情,至今校長也沒把它放在心上、也沒給出一個處理意見。

  校長不發話,下面的袁老師和陳曉端也不敢齜牙。

  越權,可是大忌。

  無奈之下,羅旋現在還只能在五二班先窩著。

  由於課程不緊,講課的陳曉端和袁老師,兩人知道羅旋的課堂知識功底很紮實,所以他們也不怎麼管羅旋學習上的事情。

  課堂上,他們連提問都懶得問羅旋一下,反正羅旋給出的答案,不出意料的一貫正確。

  在羅旋身上,讓袁老師毫無淳淳善誘的機會,和啟發學生那種成就感。

  實在是沒勁!

  不管就不管,羅旋也樂得輕鬆。

  往往過度的關心,只會造成難以承受的負擔。

  沒人管的羅旋坐在最後一排,一到上課的時候,就把課本豎在課桌上。

  然後透過桌子上的小洞,專心致志的看《通玄真經》,或是看看一些和種植、養殖有關的雜書。

  課桌上的那些小孔,可不是羅旋鑽出來的。

  這是以前上學的那些前輩們,以一種前赴後繼的決然姿態,在每一張小課桌上面,都鑽出了一個小孔。

  以方便他們在下面看看小人書。

  條件差一些的同學,買不起小人書、也借不到小人書的時候,他們就透過課桌上的小孔,在抽屜裡面畫畫、或者是玩一種用竹細細的竹筒做成的小人。

  這種小人一節節幾釐米長、細細的竹筒做成,裡面用棉線串聯起來。

  如果就它立在桌縫上,然後伸手在課桌下面拉動棉線,這些小兒就能站起來、趴下,還能左右移動。

  很是有趣。

  羅旋今天看的書是《母豬傳統直授和人工授..精之差異》。

  現在人工授驚,還是新鮮事物。

  生產隊裡的母豬到了發青期,都是由生產隊掏錢,去請那些養著公豬的生產隊,拉著公豬過來那個那個的。

  其實後世我們國家的豬種,都是從歐洲引進的。

  像什麼杜洛克、長白豬、皮特蘭豬等等。

  但這個時代,採用人工育種的事情,至少巴蜀省還沒有。

  羅旋也是無聊,加上自己也很好奇:我們自己的隆昌豬,它不香麼?

  雖然這種豬長得沒有引進的豬種快、養殖起來經濟效益也沒有引進品種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