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生產隊打稻子


  “每年這個時節,天氣就非擊.吧熱!

  田頭的穀子黃了,鄉壩頭就開始鬧鬧熱熱……

  草帽帶起,鐮刀拿起,走切打穀子喲!”

  ——這是一首流行於巴蜀省、榮威縣一帶的民謠。

  其內容主要就是講述收稻穀的場景。

  天剛開始矇矇亮,生產隊長彭志坤,便敲響了掛在村口樹下的那一節廢舊鐵軌。

  這是他在號召大家趕緊起身,都往頭一天都商量好了的那塊稻田裡面走。

  每年到了稻穀收穫的季節,都是正值天氣非常非常的炎熱之時。

  而且還時不時還有雷陣雨、颶風的突然來襲。

  所以生產隊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將稻田裡面的稻穀,往院壩裡面搶收。

  要不然遇到一場暴雨的話,很多稻穀就會倒伏在稻田裡,造成糧食的損失。

  更有甚者:如果遇到連續三五天的連綿雨的話,已經成熟的稻穀就會開始生殃、發芽。

  那就無法再供人食用了。

  因此,每年到了收穫稻穀的時候,社員們都需要天不見亮的時候,就趕緊爬起身來。

  大家連早飯也顧不上吃,就得到田裡面,去收上一輪稻穀回來之後。

  大夥兒這才開始顧得上吃早飯。

  羅旋和姬續遠,這一天也是早早的就起了床。

  兩人匆匆忙忙洗漱一番,便帶著沙鐮刀、草帽,還有一大缸子茶水,就匆匆忙忙的往山谷裡的稻田裡跑。

  村裡的壯勞力們,此時已經抬著兩架沉重的拌桶、打穀機,還有用來摔打稻穀的“谷架子”,提前趕到了稻田裡。

  由於同一個生產隊裡面的水稻田,有的向陽、有的背陰。

  所以稻穀成熟的先後程度,會有幾天的時間差異。

  今天彭志坤安排要收割的稻穀,就位於生產隊裡最早成熟的那5畝多水稻田之中,其中的一塊。

  其實,

  該哪個生產隊開鐮收割,具體的先後順序,是由鄉公所裡安排的。

  生產隊裡並沒有多少自主權。

  這主要是因為生產隊開始收割稻穀的時候,鄉公所會派來兩位監督員。

  要是所有的生產隊,都同時開鐮的話,鄉公所裡一下子也派不出那麼多幹事來。

  這些幹事,他們名義上說是來協助生產隊收割稻穀的。

  他們表面上是來看看這些生產隊,在農業生產活動當中,要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和問題的話,好由這兩位幹事來協助解決。

  其實...

  他們的真正目的,是來監督每一個生產隊,到底能夠收穫多少畝糧食?

  這些幹事需要查實每一個生產隊,糧食生產豐收、或者是受災程度怎麼樣?

  以防生產隊裡搗鬼、向上級瞞報糧食產量。

  對此,

  生產隊裡的幹部們也是心知肚明,只不過大家不會去捅破而已。

  大隊幹部不但不會說破,反而還會盡量招待好他們,以圖這些幹事們別給自己穿小鞋...

  今天中午,註定會有一頓好飯。

  因為到了收穫稻穀這一天,生產隊裡面的主要勞動力,他們的一日三餐就會由生產隊來統一解決。

  主要是這些壯勞動力,他們乾的都是重體力活,實在是太過於辛苦。

  而且,他們的工作時間實在是太緊了,所以他們的飯食,就會有生產隊裡面來統一提供。

  乾重體力活,飯菜不好可不行。

  再加上需要招待鄉公所裡派來的監督員,所以今天中午的午飯,標準真的不低。

  一塊麵積有3畝左右的稻田,這次破天荒的擺了兩個拌桶:其中一個,採用的還是以前那種用人力摔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