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說話的藝術


  羅旋給正興大隊提供的紅薯種子。

  先是經過了實驗性的、小範圍的插,老支書和廖大隊長他們,感覺今年紅薯的長勢,確實非常良好之後。

  才正式在整個正興大隊,開始全面推廣這種兩種紅薯。

  有了良種紅薯的鋪墊,和伯克利堆肥法,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

  老支書和廖大隊長,這才對羅旋的門道深信不疑。才敢下定決心,大規模的使用羅旋提供的玉米種子。

  這倒不是廖大隊長、和老支書信不過羅旋。

  主要是這一批糧食,關係到全大隊,近2000號父老鄉親們的身家性命。

  任誰也不敢冒冒失失的,就做出這個重大決定。https:/

  今年整個正興大隊,使用的是羅旋提供的玉米種子。

  而且這一次的玉米育秧,與往年不同:以前農村裡面播種玉米的時候,是用一口大缸,將玉米種子放到溫水裡浸泡。

  上面以棉被覆蓋。

  等到玉米已經開始發芽了,然後生產隊裡,才會再開始組織社員們鋤地、掏窩。

  然後每一個坑裡,丟上4,5粒玉米。

  等到玉米長到有膝蓋高了,這個時候,有一些坑裡,或許沒有1顆玉米能夠成功發芽。

  而另外一部分坑裡,則又有可能,會同時長出來了4,5棵玉米苗。

  這個時候,社員們會再一次到地裡去補苗、疏苗。

  但今年不同。

  由於有了伯克利堆肥法,正興大隊的每一個生產隊,都有好幾百立方、上千立方的農家肥。

  羅旋建議今年的玉米育苗,採用的是後世“做玉米窩”的方法:用農家肥,和地裡的土壤摻雜起來。

  將它揉成一個圓圓的、窩窩頭一樣的東西。

  然後在每一個窩窩頭的凹陷處,都塞上一粒玉米種子。

  接下來,

  將放好了玉米種子窩窩頭,集中放到背風、向陽的地方,統一進行育苗。

  等到培養土裡面的玉米苗,長到有半尺多長的時候,生產隊才開始組織社員們,將這些長勢良好的玉米幼苗。

  統一移植到生產隊的地裡。

  這樣一來,

  不僅僅能夠保證每一顆玉米,在幼苗期,都能得到足夠的營養。

  而且,

  因為這種先進的育苗方法,它的發芽率高。

  僅此一項,今年就能給整個正興大隊,節約上千斤玉米種子!

  有了這一個重大成果。

  現在的老支書,對於羅旋的所有建議和意見,那是言聽計從、百分百的採納。

  這和老支書的私利無關。

  只要能夠跟廣大的社員群眾們,帶來利益。

  只要能給生產隊裡增產增收。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一輩子都在為農村的生產建設事業,鞠躬盡瘁的老支書。

  哪怕讓他伏低做小,他都會心甘情願、甘之如飴。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是這個時代裡,絕大多數幹部們,都具備的基本覺悟和優良品質。

  “羅旋啊,你打哪裡抱來個這麼個小娃娃?”

  老支書內心裡的驕傲,是不允許他屈尊,去和三世那樣的人說話的。

  所以。

  他只衝著羅旋開口道:“你不是倒騰了,好幾千斤種子給大隊麼?難不成,你中間還倒貼了錢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