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老孃


  翌日。

  陳曉端早早的,便坐著事先約好的偏三輪,趕往“省曲藝協會”大禮堂,去參加觀看文藝演出,和頒獎儀式去了。

  而羅旋則和她兵分兩路,直奔蓉城市的二仙橋青蛙市場而去。

  跑去看演出,再上臺領個獎。

  然後和領導們,站在黑白相機面前“咔嚓咔嚓”的合個影?

  大不了到了最後,再蹭上人家一頓飯。

  這種事情,在羅旋的眼中,哪有跑到青蛙市場上去,賣回來一筆錢來得過癮!

  因此,

  羅旋這才讓陳曉端,獨自去參加頒獎儀式。

  如果組委會允許的話,順手就把自己的那什麼獎盃、獎狀給一起拿回來,就行了。

  不對!

  下午還可以,去找曲藝協會的財務,把自己來時車票錢,給報了。

  順便再把回去的車票錢,也給領上。

  嗯,這個很重要!

  都說二月裡來春光好。

  可二月裡呢,滿市場都沒有蘑菇賣,偶爾山裡面或許靠近有溫泉的地方。

  也是偶爾,才有幾朵蘑菇發芽。

  在蓉城的這個二仙橋市場上,賣什麼東西的人都有。

  但要說賣蘑菇的,那可是真的太難找到了。

  這一次,

  為了賣掉空間裡面的蘑菇,羅旋可算的是下了大本錢了:竟然還花了15塊3毛7分錢,去省供銷社的百貨大樓裡面,買了一個小小的煤油爐子。

  至於說,

  為什麼買一個煤油爐子,花的錢,還有零有整的?

  那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所有的物價,都是經過計劃委,根據生產成本仔細核算出來的。

  供銷社則只能按照計劃委、和物價委員會,制定出來的零售價格。

  一分不能不多、一分也不敢少的,按照這個價格標準,去往外出售商品。

  位於蓉城市南邊兒的,二仙橋這個青蛙市場規模,算是很大的。

  而且據說,這還僅僅只是蓉城市裡,7,8個類似規模的青蛙市場中的一個而已。

  尤其是其中有,一個叫荷花池市場的,那個規模才叫龐大!

  在這個二仙橋青蛙市場上。

  人流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畢竟,現在生產隊裡面的糧食,都比較困難。這就使得無數的社員們,紛紛湧入城市當中,來尋找活幹。

  由於他們在省城裡面,沒有糧食供應關係。

  所以,

  這些湧入城市裡的民工們,就需要到這種青蛙市場上來,採買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物資。

  人一多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也就變得更為複雜起來。

  因此在二仙橋青蛙市場上,只有想不到的,沒有看不到的。

  各種形形色色的日常商品,在這裡應有盡有。

  什麼論斤賣的衣服,也是論斤賣的碎布頭。

  一摞一摞的舊報紙、一堆一堆的菸絲。

  醃製鹹魚,燻臘肉、煙燻香腸,用老母豬肉冒充的假牛肉...

  賣祖傳秘方的,專治不孕不育的,搞什麼跌打損傷大力丸的,虎骨麝香豹子頭的...

  那是應有盡有。

  現場扎竹蜻挺、編蛐蛐兒,弄麻殼貓、畫糖畫,扯麻糖、敲叮叮糖,賣糖葫蘆、油炸粑的...

  簡直就是包羅萬象,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不愧是大地方啊!

  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青蛙市場上,出售的東西,就比整個紅星公社,過年的時候的街面兒上。

  還要熱鬧,還要繁華許多!

  還不用說,那些賣高檔點東西的攤子。

  就說前面,那個賣老鼠藥的傢伙。

  他所引發出來的熱鬧場景,都足夠讓寂寞無聊的、鄉下生產隊社員們,圍觀他一整天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我祖傳了18輩兒的秘製老鼠藥!

  號稱五步倒。

  只要你家的耗兒吃了我的藥,它要是敢往前走五步,它要是不倒,我舅倒!”

  當下就有好事的圍觀群眾,嬉笑道:“要是老鼠吃了你的耗子藥,它往後退著走呢?”

  賣耗子藥的那小販,眼睛一瞪:“這位同志,你這就是抬槓了不是?

  我說你咋這麼眼熟嘞?

  原來你是隔壁生產隊裡的,那頭犟驢啊,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貨。”

  也有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人。

  在人堆中冒出來一句:“哎,我說賣假耗子藥的,你這玩意兒靈還是不靈?”

  賣老鼠藥的人大怒,“來來來,嚐嚐幾顆嘛,老子免費送給你吃!保證讓你第1顆吃的有點兒香。

  第2顆吃下去,嘿,還有點兒甜。

  第3顆、4顆吃下去,保證你玩完!來來來,你不要走嘛這位同志,我送你一把,讓你嚐嚐...”

  眼見這些跑江湖、賣假藥的人,口才了得,說得熱鬧。

  人堆之中,頓時發出一陣陣的起鬨之聲...

  難怪!

  很多人在大城市待習慣了,寧願在城市裡面受點苦,就是不願意回到偏僻的農村。

  人家大城市裡面,能夠開眼界啊!

  不說別的,就說天天都能看見不要錢的稀奇、見識到免費的古怪。

  還能吃到白送的酸菜...

  這不,

  緊挨著羅旋不遠的一個攤子上,有一個傢伙正在賣力的嘶吼著:“不賣酸菜啦,今天賣酸菜啦!我免費送大家嚐嚐,我這來自太湖之南,出產的正宗腳工酸菜。

  你拿回去煮掛麵、拌疙瘩,怎麼吃、怎麼酸爽啊!

  老人吃了不咳嗽,小孩兒吃了走不丟!2角錢1斤,你買了不吃虧;3分錢1兩,你買回去不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