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何苦兒飄了

出發之前,





羅旋先去郵政局,給張曉麗那個在市裡面開車的姐夫,打了個電話。





約好明天上午,





自己和張曉麗,在“江內市知青管理辦公室”門口碰面。





在電話之中,張曉麗姐夫說話的語氣,非常的冷淡。





這是因為張曉麗,她從小是由姐姐,姐夫們拉扯大的。所以張曉麗無論有什麼事情,都會和自己的姐姐們說。





很可能張曉麗,這次因為說了她是為什麼要私自回來。





這才惹得張曉麗的姐姐、姐夫們對羅旋大為不滿:你說下鄉插隊,被分到西南邊陲,確實是不怎麼美麗。





可等到張曉麗和羅旋,在那邊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咋不在那邊,再堅持個幾年呢?





整整一座山的橡膠林吶!





眼看著就要見效益了,以後每天哪怕躺著,兜裡都有收入啊





那麼大一座山的橡膠林,說丟就丟?





還有上100只雞鴨鵝、50多頭大大小小的豬,12頭牛





就這麼.不要了?!





要知道若是擱在內地的話,誰家要是能分到2斤豬肉,都能高興的蹦起來!





那可是幾十頭豬啊!!





但張曉麗和她姐夫們,他們就不明白一個道理:地域差距。





一座山的橡膠林,到了收穫的季節,收益確實很不錯。





可那也很累啊!





上萬棵橡膠樹,要一棵一棵的去割膠.而且用來接橡膠汁的那個碗裡,還得時常去投放“凝固劑”。





不要說投入買凝固劑的錢,不是一個小數目。





光說每一個膠碗,需要經常要去盯著、要一個一個的去放凝固劑。





這也是個不小的工程。





躺著賺錢,哪有那麼容易?!





至於說羅旋和張曉麗,在拉枯寨子裡養的牲畜、雞鴨鵝這些東西。





其實養牛,羅旋是為了節約工資成本。養豬,是為了得到免費的肥料。





而養雞鴨鵝這些,則是為了保證自己的日常吃肉,吃蛋所需。





僅此而已





這些家禽家畜,根本就沒法產生太大的經濟效益。





就像在巴蜀省,非常常見的桔子,要是弄到大西北的沙漠城市裡去那得多金貴?





可問題是弄得過去嗎?





這些豬牛羊,在內地很值錢。但是勐肋公社,是很難將它變現的。





就像在榮威縣,





生產隊裡放養2,3頭牛,都還得專門安排一個半大小子,時時跟在牛屁股後面。





大家都把這些耕牛,當做寶貝一樣伺候著。





但是寮撾縣,





人家寨子裡的人,他們家的牛,都是隨隨便便放養在山上。





任其自生自滅。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拉枯寨子裡那些山民之中,90%的人。





他們都說不清楚自己家,到底養了多少頭牛.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同樣的道理,張曉麗的姐姐和姐夫們,他們沒去過勐肋公社,根本就不瞭解那邊的情況,





只不過是在那裡,憑想當然的、覺得惋惜而已





再說了!自己是缺錢花的主嗎?





橡膠園雖然說因為買樹、請人幹活,前前後後貼進去了好幾萬塊錢。





可自己空間裡,還有2萬多存款、有3萬多綠鈔,還有32根黃貨.





自己會在乎,橡膠園那點資產?





而且等到明年,橡膠園真正見到了效益的時候,老閔每年都會打6成收益給自己。





自己又不用費心、不用費力,每年都有一大筆錢進賬,又何樂而不為呢?





啥事情都自己親力親為,那是小農思維這樣的買賣,註定做不大。





~~~~





等羅旋趕到江內市的時候,天色已晚。





下了車,羅旋設法將空間裡的自行車搬出來一輛。





然後就騎著車。趁著天黑前那點餘暉,急急忙忙的、趕到了雙河公社獸藥廠。





此時廠裡的工人們,都還沒有下班。





只因為整個江內市,就這麼一家生產獸藥的小廠。





雙河公社獸藥廠的產品,已經供不應求。所以獸藥廠,需要工人們加班加點的進行生產。





按理說,





只生產獸用的生理鹽水、和葡萄糖水,其實需求量並不是特別大。





因為生產隊飼養的那些豬牛羊、雞鴨鵝,不可能像人那樣給它們打吊瓶。





但在這個時期,





有很多獸藥的注射劑,由於藥品生產工藝,不是很過關的原因。





所以這些注射劑,它們平常的儲存狀態,是以裝在玻璃瓶裡的粉末狀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