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去塞北下鄉





莫山炮的同學嘆息:“你們在勐肋公社,乾的非常的好啊!





不僅帶頭大力發展橡膠種植,而且還帶領那裡的鄉親們,改造梯田,改良他們河道里的水稻田。”





那位同志扼腕嘆息,“寮撾縣,還給你們發了‘橡膠種植標兵’、‘農業建設突擊手’的榮譽獎狀...





你們在那邊乾的好好的,為啥要跑回來了呢?”





張曉麗也跟著嘆氣,“唉,那邊語言不通,氣候不同。時間長了,我太想家了...”





“現在想起來,確實是我錯了,我現在已經深刻意識到了,我身上存在的問題。”





張曉麗很是堅決的保證:“我一定會‘狠批私字一閃念’...請領導監督我!”





羅旋也得做檢討:“我之所以私自跑回來,是因為我太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想聽見鄉音,想念家鄉的親人...





領導,我們錯了!我們不應該這麼自私。以後,我一定會轉變思想、立足邊疆...請領導監督!”





最終,





這一次羅旋和張曉麗二人,私自回城的事情。





終於涉險過關:羅旋被處以學校內部嚴厲警告。





張曉麗則被記過一次。





二人必須在10天內,趕到新的插隊地點:三秦省駝城脂米縣,十里鋪生產隊。





本來對於張曉麗的處罰決定,還會更重一些的。





最終還是羅旋自願用,以前自己獲得的所有榮譽稱號,全部歸零。





來換取對張曉麗的處罰,變得更輕一些...





知青辦讓羅旋和張曉麗,先行出發。





而隨後知青辦,會將羅旋和張曉麗的戶口,從勐肋公社轉到塞北綏米縣、十里鋪生產隊去。





但是知青辦,給羅旋和張曉麗寄戶口本、還有其他的一些證明材料。





這個費用,需要羅旋和張曉麗自掏腰包。





知青半和勐肋公社之間的公文來往,那是屬於公對公。





所以這一筆費用,不需要羅旋和張曉麗承擔。





但從江內市知青辦,寄往綏米縣羅旋插隊所在地。這個郵政包裹的費用...得羅旋和張曉麗負責。





羅旋掏錢,問得多少錢合適?





知青辦的老領導回道,“你先放上5塊錢吧!這個郵費肯定是有長餘的。





到時候剩下來的錢,我會給你夾在包裹中寄過去。”





羅旋交完錢。





那位領導語重心長的、囑咐羅旋和張曉麗,“到了那邊,你們一定要好好幹。綏米縣是老區,那邊的條件現在還比較艱苦。





但是正因為條件比較艱苦,才需要你們這些知識青年,去建設它、讓它變得更加的美好。”





老領導拍拍羅旋的肩,“加油吧!羅旋同學、張曉麗同學!





拿出當初你們在寮撾縣,那股不怕艱苦、不怕困難的幹勁來。





為老區的建設事業,貢獻出你們應有的力量!”





羅旋和張曉麗,朝著老領導深深鞠躬,“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幹。不幹出點成績,不幹出點名堂,我們誓不回鄉。”





“去吧!”





老領導微微一笑,“拿出凌雲膽,誓將山川換新顏!好好幹。”





等到羅旋和張曉麗,出了知青辦。





老領導拿起桌子上的那份,從寮撾縣發過來的公文。





仔細看了看。





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錯不錯!這是兩個人能做事、能把事情做好的年輕人...”





等到走出辦公大樓。





張曉麗的姐姐,姐夫們,知道了最終的處理結果之後。





不禁又喜又悲。





喜的是張曉麗這一次,能夠順利過關。





悲傷的是:張曉麗又得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去寒冷的北方插隊了。





而且,





居然還是和羅旋,結伴而行!





說這是好事兒吧,它也算得上是好事:畢竟羅旋和張曉麗之間知根知底。





有羅旋陪著。





張曉麗的姐姐、姐夫們,總歸還是更放心一些。





可仔細想吧,似乎又不是什麼好事:張曉麗喜歡羅旋,這是在場之人,都看得出來的事實。





可這件事情,





它就可惡在...羅旋那個傢伙,似乎壓根兒就沒有,會欣然接受張曉麗情意的樣子!





唉...





孽緣!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