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庭數螞蟻 作品

第633章 現實與理想的差距





那邊的人,都愛吃蟒蛇。





大規模開墾橡膠園的時候,不少蛇窩都被翻了個底朝天,山民們抓到的各種各樣的蛇,那是不計其數...





山民們吃肉,蛇油就歸自己。





羅旋把這些蛇油拿到空間裡,用個瓦罐熬出油。





然後再用空間裡的泉水,把凡士林化開,摻入到蛇油裡面去。





最終制成的這種防燒傷、治凍瘡的特效膏藥。





製造這些膏藥,幾乎沒有成本,所以可以說它不值錢。





但也可以說這個蛇油膏,特別的值錢:只因為空間裡那個神奇的泉水,除了自己才有之外。





別無分號。





等到榮榮小姑娘,把小小的芝麻餅吃完,一行人也走到了、那戶住在塬上的人家門口了。





「篤篤篤——











小榮榮上前敲門。





像她這種本地小姑娘去叫門,人家的戒備心,總歸還是要小很多...





「吱嘎」一聲,裡面的窯洞門響起。





一個漢子縮著脖子,前來打開院門,「誰呀?」





等到院門打開,





漢子一愣,「你們找誰?」





隨後他低頭看見小榮榮,這才咧嘴一笑,「喲,原來是老李家的大女子呀?榮榮,你帶他們來的?」





小榮榮點點頭,「佔軍叔,他們都是從南邊來我們生產隊,插隊的知青。想來你家拉拉話...」





那個叫佔軍的漢子,趕緊側開身子,「進,快快進屋,外面凍。」





等到大家進了屋子。





漢子趕忙叫他的婆姨,去張羅燒水沏茶、煮雞蛋、發麵做飯...





這是三孔連體的窯洞。





裡面除了外面這一間、既當堂屋、兼廚房,還能當做睡覺的地方之外。





窯洞當中還有兩個過道,可以通往左右另外的兩間窯洞。





隱隱約約之中,似乎那兩間窯洞裡面,都住著有人。





但可能是因為家裡,今天來了客人吧。





所以這些家卷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敢出來見生人。





見佔軍家婆姨,真的要動手開始做飯,張曉麗連忙開口阻止:「這位大哥,快叫嫂子別忙活了。我們吃過早飯的...」





「早飯?」





佔軍微微愣了一下,「我們這邊,都是吃兩頓飯,可沒早飯這一說。」





塞北自古缺糧。





久而久之,這邊的人已經養成了一天兩頓飯的習慣:上午9:00左右,吃一頓。





等到下午5:00左右,就開始吃晚飯。





閒時吃稀:什麼拌疙瘩、煮粉湯、沙蓋拌疙瘩、玉米湖湖、小米野菜粥什麼的...





農忙季節吃稠一點:全麥粉饃饃、黃饃饃、玉米糕、韭餅、烙雜麵餅這些。





像什麼扁食[餃子]、餄烙面、油璇這些東西,那得遇到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時候。





才會偶爾開開葷。





佔軍的婆姨在忙著用陶盆和麵,只見她打開一口足足有1米高的陶缸。





拿著一個粗瓷碗費力的彎下腰。





缸裡似乎有兩個布口袋,一個袋子裡裝著粗糧,一個袋子裡裝著白麵。





佔軍家的婆姨,把她的腰彎的很低,似乎整個人快要倒栽進缸裡去了。





就連彭勇都看得出來:這戶人家的存糧,恐怕已經不多了...





只見她舀出一碗「全麥粉」,倒進陶盆。





然後再次轉身,又費力的鑽進陶缸,小心翼翼的舀出一點點白麵...想了想,這個婆姨又顛動手中陶碗。





把白麵抖落回去一些...





好似前幾天的雪花飄零。





婆姨忙著加水,和麵。





佔軍自己則陪著羅旋他們拉話。





彭勇問,「這位大哥,你們家單獨住在這麼高的坡上,要是遇到生產隊的敲鐘催促出工,你們該怎麼辦呢?」





上山下山往返一趟,起碼得一個半小時。





所以彭勇很是好奇:這戶人家,平時該怎麼去參加生產隊的勞動?





佔軍撓撓頭,「額一家人住在這裡,平時該什麼時候下地幹活,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





張曉麗不解:「同吃同住同勞動,現在倡導的都是要一起去出工。





你們怎麼可以,自行安排勞動時間呢?」





佔軍指著窯洞外面,





開口道:「





你們到塬上來的時候,也看見這條路,來回該多耽擱功夫了吧?





所以呢,平時生產隊裡,就不管我們家啥時候出工。」





彭勇插嘴一句:「那你們豈不是,成了單幹戶?」





此言一出,壞事兒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