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又見苗美莎


                 黃萱去了滬市。

  她這是去找上海日化,洽談購買散裝洗髮水、和護髮素的事情。

  羅旋估計黃萱這一次,能夠順利談下來的可能性很大:主要是因為,塞北這裡是老區。

  外面的兄弟省市、企事業單位,他們還是很樂於對口支援這邊的。

  再加上大批量購買散裝的洗髮水,生產廠家也吃不了虧。

  畢竟洗髮水,發素這些東西,它最大的生產成本,就是那個塑料瓶兒。

  而裡面的洗髮水,生產成本是很低廉的.那個成本之低,超出絕大多數人的想象。

  可以這樣說吧:後世的洗手液,洗髮水,沐浴露,在整個生產環節當中,成本最高的就是那個“塑料泵”。

  接下來就是塑料瓶。

  而裡面的洗髮水、洗手液,是不值錢的環節。

  黃萱帶著駝城地委的《出行證明》,和大領導寫給“上海日化”的對口支援求助信。

  所以,

  按道理來說,黃萱很容易就能把這件事情辦好。可能困難就困難在,該如何運輸方面。

  在這個時期,想要搞到一節火車皮那可真是不容易。

  黃萱去了滬市,而彭勇也坐飛機去了羊城。

  在羊城,有條著名的“化工原料一條街”。

  這一次彭勇去羊城,不但需要採購甘油、融合劑、乳化劑、凡士林這些生產化妝品的原材料。

  而且他還肩負著一個任務:那就是印刷塑料包裝、定製用來包裝洗髮水和洗頭膏的塑料瓶。

  在這個時期,全國的包裝設計最為先進的地方,就在羊城。

  而像塞北這些內陸地方、包括巴蜀省。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連像後世那種方便麵調料包,在這個時代,它們都沒有那個能力去生產。

  而且對於包裝圖案設計、人機工程、塑料版面印刷這些方面。

  簡直就是落後的一塌糊塗!

  即便後世到了90年代,在蛇皮袋子上設計、印刷圖案,都還得靠江浙地區的廠子,才能做的好。

  為了讓自己家的產品,有別於市場上那些傻大粗黑的包裝。

  所以羅旋才委託彭勇,帶著自己設計好的草圖,去羊城定製化妝品的瓶子,以及類似於後世“蛇油膏”那種軟塑料包裝,以及護手霜那種軟管。

  只不過這個時期的塑料管,多半都是進口的,所以價格很貴。

  而我國得到70年代,才開始大批量的生產塑料管。

  與此同時,在塑料管上面印刷商標圖案需要用“凹印製版雕刻機”。

  因此,整個化妝品的塑料包裝管,做下來的成本,確實不低。

  這就使得手頭上資金緊張的羅旋,不得不把自己空間裡的2萬多塊現金,全部交到郵電局裡,將這些現金,換成“電報匯款”的形式交給彭勇。

  辦理完這一切。

  羅旋也不去找,和自己同在駝城的李會計了。

  等到明天天不見亮,李會計自然會帶領農機銷售服務社的接車司機,把那兩輛拖拉機,直接開到脂米縣城去參加“花車巡遊”。

  來到駝城南門口汽車站。

  羅旋花了1塊8毛錢,坐上回脂米縣的班車,打算回去籌備辦廠的事情。

  而與此同時,

  在萬里之外的寮撾縣,老閔正與老刀、和老閔媳婦兒函珠坐在橡膠園裡擔憂。

  老閔望著北方,眼光深邃:“苗美莎這一走,差不多已經一個月了。她究竟到了塞北沒有?也不拍個電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