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庭數螞蟻 作品

第795章 高飛插手有幾分?

如今的局面,就相當於擁有一個半權力的李會計。



和同樣是掌握了一個半管理權限的羅旋這邊,正在進行著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在羅旋的身上,還有個十里鋪公社工業辦主任的頭銜。



從表面上看,似乎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但其實在李會計的背後,也有一道時隱時現的身影,在那裡給李會計提供支持。



所以說雙方的實力,其實都差不多。



至於說,十里鋪生產隊的社員們支持誰?



這個重要嗎?



有沒有他們的支持,其實就和那些刷在牆上的口號,作用差不多



這一場新舊社員之間的衝突對決。



最終鬧了個不歡而散。



大家該幹啥,接下來還是繼續外甥打燈籠照舊。



其實這種做派,



和周老漢所說出來的“分家單幹”,骨子裡沒什麼大的區別。



但是隻要嘴上不說出來,繼續這樣心照不宣的幹下去,就沒有“正值”方面的風險。



畢竟十里鋪生產隊這種情況,很特殊:新增那些圍堰裡的良田。



在目前來說,



只能用這種“分片負責、各自包乾、多勞多得”的做法,才能讓大家的觀眾熱情高漲,才能保證糧食產量,能夠有一個大的提升。



並且十里鋪生產隊,這種靈活變通的作派,在“以糧為綱”的大背景下。



是得到了脂米縣府、甚至駝城地委的默許的。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前年有一條來自四九城的最高號召。



這就是“258倡議”。



黃河以北的糧食畝產量,爭取要達到200百斤以上。



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糧食畝產量要爭取達到500斤以上。



而長江以南,那些最為富庶、一年可以種3季的的南方地區,要爭取把糧食產量,提高到800斤以上。



有了這一條來自最高層面的倡議,各級領導幹部們都高度重視,都在拼了命的、要達到這個目標。



恰好,



整個脂米縣的生產隊,就目前來看,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官莊生產隊,如今算得上是徹底毀了。



他們還在靠吃上面的“返銷糧”、“救濟糧”過日子呢!



而和官莊生產隊,一牆之隔的十里鋪生產隊。



因為有了大批大批的新增良田,有了耕種熱情高漲的新社員,還有高效的“伯克利堆肥法”。



再加上,十里鋪生產隊還有大型的農業機械加持。



這幾種積極因素疊加起來。



如今看來,



在整個脂米縣,最有可能率先達到上級倡議的、糧食畝產量的生產隊。



也就只有十里鋪生產隊了!



絕對不會有第二個。



只要今年秋收下來,十里鋪生產隊率先完成上級的倡議。



那想跟整個脂米縣,以及整個駝城地區,帶來多大的榮耀,和農業耕種示範效應?



榮譽是面子。



各級領導幹部們在乎榮譽,但他們同樣也在乎,把當地的經濟建設搞上去。



假如通過十里鋪這個模式,能夠讓整個脂米縣的糧食生產,實現質的飛躍。



那將給當地的父老鄉親們,帶來多大的好處?



所以,



上級部門允許十里鋪生產隊的社員們,不用按照其他生產隊那種“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模式,去進行農業生產這種做法。



其實是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默許的。



只不過這種事情,只能做,不能說。



要是誰敢像周老漢那樣子,堂而皇之的說出,要分家單幹?



那鐵定就是找死了!



他家裡有再多顆腦袋,也不夠喂花生米。



而且誰也保不住他



回到家,羅旋也不去公社報道了,更沒心思去傢俱廠,督促著他們抓緊生產出口訂單。



李娜看見羅旋臉色不太好,不由關切的問,“怎麼了?是不是因為我,我做的不好?對不起嘛,我那是真的不會伺候人不過,我可以像黃萱姐姐她們學。”



羅旋搖搖頭,“和你沒關係。趕緊穿好衣服去上班吧,別弄的第一天就遲到了。”



李娜脆脆的應了一句,然後有點瘸著腿跑去上班。



現在李娜也想通了,昨天晚上已經主動提出來,要去傢俱廠裡上班。



那也剛好,現在傢俱廠裡接到了那麼多的海外訂單。



但卻沒有一個懂英語的人。



等到向生那邊打電話過來,整個傢俱廠裡,沒人能聽得懂他的廣味普通話。



若是傳送什麼資料過來的話,向生他們喜歡用中文加英文來表達。



這樣一來,



擁有二把刀英語水平、又還能聽得懂一些簡單白話的李娜,正好就能派上用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