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財產不可公有

  也不要怪這些人拿不定主意。

  其實任何生產模式都有其先進性和片面性,到底適不適用,還得看當時的具體情況。

  比如說這些人以前剛剛跑到山裡來的時候,他們也就是一雙肩膀扛著顆腦袋。

  肚皮餓的,前胸貼後背。

  那個時候大家的唯一的念想就是:活下去!只要能活下去,怎麼都好說。

  誰要是能夠有口吃的,能給我有一點食物,該多好啊!

  但凡有人願意分出一點救命的糧食給大家,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的追隨對方、願意無條件的滿足對方的一切要求。

  等到他們在山裡安頓下來。

  就得面臨著解決衣食住行這些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而在當時,能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切生產資料,能夠給他們提供救命的糧食的人,恰恰只有姬續遠和羅旋。

  所以他們願意聽從羅旋和姬續遠的安排,願意無條件的服從二人的命令。

  等到大家夥兒動手,蓋好了暫時棲身的茅屋。

  此時他們其實還是屬於一無所有的階段,那個時候每一個單個的個體,是無法抵禦任何一點點天災人禍、沒法在這深山老林裡面獨自生存下去的。

  所以那個時期,

  大家夥兒便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抱團取暖,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如此一來,強者心甘情願的照顧同伴,而弱者也能得以活命。

  這種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形式,有點類似於遠古時期某一個小部落。

  由於大家抵禦風險的能力極低,所以這種共同勞動、獲得的勞動成果大家平均分配的“大集體”機制,無疑是非常適合的。

  但如今隨著這些原著民的下一代相繼出生。

  在不知不覺中,每一個小家庭,他們的需求方向就開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