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31,大計

  看上去希臘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

  但是,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到了絕境之後,希臘人終於開始拼死抵抗,最終抵擋住了土耳其人的腳步,而腐朽的奧斯曼帝國也開始支撐不住戰爭的消耗。

  另外隨著希臘武裝起義的持續,歐洲對希臘的同情感也在逐年上升,各國的態度也在變化,最終,原本不願意支持起義、希望維持舊秩序的歐洲大國們改變了態度,並且強硬地向土耳其施壓,然後逼迫土耳其退出了希臘。

  原本的歷史上,希臘最終在1829年獲得了正式的獨立。

  艾格隆知道,就好像股市炒股一樣,眼下是“希臘”這隻股票最低谷的時候,只要他入場並且努力一下,就能夠讓自己獲得股票反彈期間的巨大利益。

  希臘現在越慘,他就越有了“貪天之功”的空間。

  這一切的打算,他當然不會跟神父說清楚了,不過法利亞神父也能夠敏銳地觀察到其中的好處。

  “您不怕冒險嗎?那是土耳其軍隊,是正規軍。”法利亞神父問。

  “我討厭冒險,神父,任何時候都討厭。但我更加知道,如果想要皇座,那就必須要冒險,相比於我能夠得到的好處來說,冒險不值一提。”艾格隆慨然回答,“一旦我組建了一支志願軍,我就去進行我的事業。”

  頓了頓之後,他又解釋,“況且我並不是沒有依仗,我有那些忠於我的老兵和軍官,還有幾千萬法郎的資金,我一定能夠壓服那些土耳其人,我認為土耳其就像是一座搖搖欲墜的破屋子,只要站在門口狠狠一腳,它就會搖晃著倒塌!”

  “那如果您成功了,您打算要什麼呢?希臘王冠嗎?”法利亞神父又問。

  “我不要,希臘這個王國是誰也治理不好的,您沒看到嗎,他們在獨立成功之前就用刀槍內訌了!誰也無法管好這個國家,它也不值得我浪費精力,我要的是法蘭西這個最富有的歐洲大國。”艾格隆搖了搖頭,“我只要獲得一個勢力範圍,並且把希臘當成籌碼和歐洲列強交易更好的條件就行了。”

  很好……法利亞神父在心裡輕輕點了點頭。

  看得出來,他的陛下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計劃——甚至可以說,超出了他原本的預計。

  既然如此,那就放手一搏吧!

  我也可以幫陛下添一把火。

  “您的計劃是相當不錯,我並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地方。不過……”法利亞神父狡黠地笑了笑,“但是,我想我可以盡我所能,讓您的計劃更加順利一些,並且得到更加堅實的保障。”

  “您是指什麼呢?”艾格隆頓時就來了興趣,連忙問。

  “在那些大國為了自己卑鄙的利益勾當而棄希臘於不顧的時候,您單槍匹馬去拯救希臘的義舉,必將得到所有基督徒的認可,哪怕是最反對您的人,在這件事上也沒辦法挑出您的錯來……而我想,羅馬教會將會是最為您歡呼雀躍的那群人之一。”神父小聲向他解釋。

  接著,他的眼睛裡冒出了興奮的光,“陛下,您想想看,如果羅馬教皇親自發下敕令,在基督教世界褒獎您的壯舉,那將是何等的榮譽?”

  在他的語氣感染下,艾格隆不禁也隨之悠然神往。

  他當然不會對羅馬教會有什麼好感,但是他知道,法國現在還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尤其是法國農民,最吃這一套宗教上的說辭——如果教皇親自發布敕令嘉獎他的話,那將在法國廣袤的農村引發多麼大的轟動?

  那時候他再用畫冊等等手段,對那些農民來一波宣傳轟炸……

  嘿!那將是何等讓人興奮的場面!

  一想到這裡,艾格隆不禁悠然神往。

  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又狐疑地看向了法利亞神父。

  “我父親和羅馬教會的關係鬧得很僵,教皇會願意這麼做嗎?”

  艾格隆所說的確實是實情。

  法國大革命時期,共和國政府和天主教會的關係非常惡劣,共和國一方面在意識形態上非常討厭所謂壓制理性、鼓勵愚昧的天主教;一方面又非常垂涎於教會的資產,所以大革命一開始就把屠刀伸向了教士階層,教會在法國也隨之元氣大傷。

  拿破崙上臺以後,開始重建法國秩序,他又撿起了天主教會作為工具,於是他開始解除對教會的禁止法令,然後刻意和教會搞好關係。

  在他的努力下,教會很快就和拿破崙修復了關係。

  1804年,拿破崙登基的時候,就是教皇庇護七世為拿破崙加冕的。

  不過,雖然利用教會作為工具,但是拿破崙內心裡對教會還是非常不屑的。在加冕儀式上,他從教皇手中搶過了皇冠,自己為自己戴上,明確地昭示天下,自己的皇位是自己打下來的,並非由教皇所授——兩邊的關係也隨之現了原型。

  在之後,拿破崙和教會的關係也急轉直下。

  教皇原本以為拿破崙帝國會和波旁王朝一樣,成為天主教世界的支柱,然而拿破崙卻把帝國當成了他個人野心的工具。

  1809年拿破崙進攻維也納,然後併吞羅馬教皇國屬下的各邦,庇護七世大發雷霆,宣佈將拿破崙革除教門。拿破崙便於1809年7月6日逮捕了梵蒂岡中的教皇庇護七世並將其押解回薩沃納囚禁。

  庇護七世教皇經過了五年的囚禁生活後,才在拿破崙1814年退位後才被釋放。

  很明顯,兩邊最後的關係變成了決裂狀態。

  他奶奶萊蒂齊亞-波拿巴的弟弟,也就是他的舅姥爺約瑟夫-費什(josephfesch),是教會的紅衣主教,當年也在教會當中煊赫一時,還主持了他的洗禮儀式;但是他這個紅衣主教完全是因為拿破崙的關係所以才在法國得到的,而在拿破崙和教會的關係破裂之後,他在教會當中的地位也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