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63,門第

  很明顯,“一切願望”是不可能的,他相信王后也不至於真的那麼不知趣,讓兩個人都面上難看。

  “您請說。”他連忙回答。

  “您是1811年出生的,而我的兒子們,路易比您大了五歲,查理比您大了三歲……我很高興他們都為您、為家族的事業出了力,我也告誡他們,接下來一定也要繼續為您效勞,儘自己的職責。”王后一邊看著艾格隆,一邊小聲說。

  其實奧棠絲王后有三個兒子,不過長子年僅幾歲就早早去世了,艾格隆當然也不會這時候把這樁傷心事拿出來煞風景。

  “嗯,兩位堂兄確實給了我很多幫助,我很感謝他們。”艾格隆點了點頭。

  雖說他現在和兩位堂兄的關係並不算太好,但是當初正是他們把自己救出來的,這筆賬他不能不認,尤其是在他們的母親面前。

  “當年您的父皇被流放孤島,在過世之前,他提到您的時候,曾經說過要讓您長大之後最好娶一位古老王家的公主殿下,如果不成,則迎娶家族內的堂姐妹;如今,您已經婚配,而且娶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公主,雖說中間有些無傷大雅的波折,但也算是了卻了他的遺願,如今特蕾莎公主更是不負眾望地為您生下了一位嗣子,想必他的在天之靈一定也會為之歡呼雀躍……我也由衷地為他而感到高興。”

  感慨了一番之後,奧棠絲王后繼續說了下去。“世上的父母都是這樣的,您的父皇放心不下您,我也一樣放心不下我的兒子們。對別的事情我不太懂,也不想插手,唯獨他們婚娶的事情,作為母親我實在割捨不下……”

  王后說到這裡,艾格隆大概就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了。

  她是在為兒子求恩典。

  歐洲的封建王室之間互相通婚,已經是千百年的定例了,波拿巴家族在最鼎盛風光的時候,被接納為至高的君主家族,其家族成員們的婚娶自然也是“頂配”。

  拿破崙自己迎娶了哈布斯堡的公主,他的弟弟迎娶了符騰堡的公主,義子則娶了巴伐利亞的公主,幾乎“收集”了德意志當時最為高貴的名門公主,極大地滿足拿破崙這個小地主兒子的虛榮心——他的三弟呂西安因為不肯和原配離婚另娶公主,還被龍顏大怒的皇帝大為申斥,一氣之下跑去了羅馬,差點斷絕了兄弟關係。

  有道是天道好還,風光的時候多爽,落魄的時候就多慘。

  在帝國覆滅之後,雖然那些嫁給波拿巴家族成員的公主們並沒有離棄丈夫(路易莎除外),但是歐洲王室的大門,就再次對波拿巴家族成員們關閉了,他們的婚娶,就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

  為了不降低門第的格調,也為了讓家族好不容易積攢的財產不至於外流,波拿巴家族成員就選擇了“內部消化”,也就是讓堂兄妹、堂姐弟之間結婚。

  拿破崙的大哥、前西班牙國王約瑟夫,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弟弟呂西安的長子,一個嫁給了弟弟路易的長子,也算是無奈之下的妥協了——如果在正常情況,這兩位波拿巴公主肯定會與各國王族結親的。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經過了多年的流亡之後,拿破崙三世總算重建了帝國,然而這時候的他也找不到一個願意和他聯姻的王室公主,最後無奈之下只能娶了一個西班牙普通的女貴族歐仁妮當皇后。

  在20年的第二帝國統治當中,拿破崙三世一直都在試圖改變自己家族的門第,重新進入到王室大家庭當中。

  他的這項努力也算是收到了成效,在他統治期間,他的堂弟熱羅姆-波拿巴親王娶了撒丁王國薩伏伊家族的公主(條件是在撒丁王國同奧地利開戰的時候站在撒丁一邊),總算登堂入室了。

  在普法戰爭之後,第二帝國終究還是毀滅了,但是它的“門第”卻終究還是保留了下來,熱羅姆的後裔、號稱拿破崙五世的流亡者維克托-波拿巴,娶的就是比利時王室的公主,融入到了君主大家庭當中。

  不過,在這一條世界線上,顯然這樣的進程已經大大加快了——畢竟,艾格隆作為繼承人,娶的就是哈布斯堡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