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34,移民實邊

  那到底為什麼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這個問題眾說紛紜,但在經過爭論以後,也有了大致的統一看法。

  首先,在工業革命之前,法國就已經進入了提前的城市化進程,巴黎成為了第一大城市,而城市化往往就意味著低生育率,因為擁擠在城市裡的廉價租房的人們,根本就不想、也沒有能力生兒育女。

  如果單單只是城市如此倒也罷了,但是法國農民也同樣開始減少生育。….

  因為大革命時期,貴族和教會的地產被分割和拍賣,然後成了農民們的「祖產」,對農民來說,土地也就是全家的命根子。

  而大革命時期廢除了長子繼承製度,改為諸子均分家業,所以為了避免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小塊份地不至於被分割,農民也不願意過多生育了。

  因為這種種社會因素,法國人在這個時期就提前陷入到了低生育率的陷阱當中,相對於人口成倍增長的其他國家,法國人口增加十分緩慢。

  既然人口增加緩慢,那麼在阿爾及利亞開拓和征服就看上去很尷尬了,畢竟根本沒有那麼多人願意背井離鄉來到北非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在歷史上,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以後,為了增加白人人口基本盤,不得不主動從西班牙和意大利等等更窮困的歐洲國家招募移民,一度歐洲各國的移民數量和法國人的移民數量相差無幾,阿爾及利亞成為了歐洲的「後花園」,而不少法國人則心酸地表示我們花費了這麼多資源和人力,征服了阿爾及利亞,卻成為了「為王前驅」,實在太尷尬了。

  尷尬歸尷尬,面對現實,法國帝國和共和國政府也只能試圖在北非的歐洲移民內部塑造法國認同,讓他們同化成北非的法蘭西民族。

  這樣的努力雖然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對大勢,也只能算是亡羊補牢了。

  而對艾格隆來說,這種「歷史」就是他希望能夠避免的問題。

  他的征服,歸根結底也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威望,把阿爾及利亞變成法蘭西的海外省,就是他攫取威望的重要手段。

  說得直白一點,他不想「為王前驅」,他想要和特雷維爾將軍進言的一樣,讓法國農民塞滿北非最好的土地,也唯有這樣,才能夠叫做真正的征服。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解決目前蔓延國內的低生育率問題,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

  當然,改變社會集體意識並沒有那麼容易,但他必須嘗試去改變——畢竟這也是他的義務。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艾格隆身體力行地為提高法蘭西的生育率做出了「表率」,他和特蕾莎皇后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以後還會有更多;而他另外還有一個私生女,以及還在懷孕中的艾格妮絲姐妹。

  若是人民都和他一樣精力充沛,那何愁問題不能解決!哎,這屆人民不行啊!

  不過,他自己也知道,想要鼓勵生育,光是喊口號是沒用的,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社會機制,並且拿出真金白銀來幫助國

  民解決顧慮,在歷史上法國政府廢了很大的力氣,才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緩解了這個問題,讓法國人口在短時期內從接近4000萬左右一下子增長到了6000多萬。

  而這也是艾格隆希望努力的目標。

  不過,在這個前工業時代,政府的能力和資源也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投入巨量的資源去改變社會現狀,他只能夠盡力而為。

  阿爾及利亞的農夫,才是帝國開拓的真正根基,一場軍事征服再怎麼慘烈也會過去,只有人口的構成比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本章完)

  39314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