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59,夫復何求

  「在你的備忘錄裡面,除了那些沿途觀察的細節之外,我對你建設未來海軍的構想非常感興趣,我的堂兄,你是否真的認為,我們可以在短期內發展出比英國人更好的艦隊?這聽上去好像想得有點過於美好了。」

  「陛下,如果是在原本的條件下,那麼這肯定是無聊的妄想,我們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創建出比英國人更強大的艦隊,但是在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情況卻大為不同了。」得到了艾格隆的誇讚,親王簡直受寵若驚,他不想浪費這次好運,所以就抓緊機會,在艾格隆面前侃侃而談。「只要我們投入資源,並且交給有能力的人認真管理,我認為我們絕對有和英國人並駕齊驅的機會——」

  自從近代以來,隨著英國在對外一次次的勝利,西班牙、荷蘭和法國艦隊的次第毀滅,「不列顛統治海洋」不光是一句歌詞,也成為了一個不可撼動的客觀事實。

  到了1830年這個時間點上,英國的海軍優勢幾乎達到了無可撼動的地步。…。。

  這不僅僅是他們擁有艦隊的「存量」優勢,同時他們也擁有著造艦的「潛力」和「增量」的絕對優勢。

  大型戰艦需要極為優質的木材,尤其是100年樹齡以上的橡木,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就是用幾千棵樹齡100年至120年的橡樹製造的,這些橡樹在採伐以後必須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下放置十幾年,才能被用於建造軍艦。

  所以說,在那時候「百年海軍」真的不是一個誇張的形容。

  在近代互相的廝殺當中,各國都瘋狂擴充自己的海軍,歐洲造艦技術也在突飛猛進,然而,也正是因為幾百年的互相爭霸,歐洲各國發現自己最優質的橡木樹林都已經被砍光了,想要重新種植卻要等上百年成材。

  而英國人卻依靠著自己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在加拿大卻擁有著龐大的橡樹林作為儲備,也就是說,它的造艦潛力遠遠高於其他所有歐洲強國。

  這種絕望的差距,是數學和客觀規律所決定,看似根本無法逾越。

  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海軍,就面對著這樣絕望的差距。

  一方面,因為大革命的衝擊,法國海軍內部的貴族軍官大量逃亡或者被驅逐,海軍原本的戰鬥力就大為下滑;一方面,各處殖民地的喪失以及國內的混亂,讓海軍也得不到足夠好的材料供應,倉促之間建造的戰艦(甚至有些是臨時建造的),作戰性能自然大打折扣。

  種種劣勢疊加在了一起,最終,法國海軍只能迎來特拉法爾加的史詩級慘敗。

  帝國覆滅之後,因為持續多年的戰爭造成的國力損傷,法國更加沒有了在海上和英國爭雄的心氣,其他列強也同樣如此。

  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看似堅不可摧的皇家海軍,地基似乎出現了一絲絲動搖,各國的有識之士,

  也逐漸看到了打破英國海軍壟斷的機會窗口。

  如果在海軍進入「蒸汽動力時代」的時候領先英國一步,那麼就有可能借助蒸汽機的澎湃力量,建造出根本不用擔心風向、甚至使用鋼鐵作為外殼的戰艦,一舉抹掉英國人的戰艦優勢。

  按照另類的說法,就是「彎道超車」。

  而作為「有識之士」的一員,艾格隆的堂兄就是這個想法的熱情鼓吹者。

  在經過仔細觀察之後,他認為英國人雖然確實強大到難以匹敵,但是之前的輝煌勝利,也讓他們內部產生了驕傲自滿和極度保守的情緒,無論是陸軍海軍,這些年來都有故步自封、拒絕革新技術和戰術的現象。

  所以,這就有了搶先一步的機會。

  艾格隆仔細聽著堂兄的評論,並沒有多發一言。

  他知道,他的堂兄是對的。

  他也知道,在歷史上,拿破崙三世皇帝也同樣是一個熱心於海軍建設的皇帝,他打造了一支龐大的蒸汽艦隊,其新銳戰艦數量甚至追上了英國人。…。。

  而這樣一位堂兄,眼下正可以為他所用。

  「我明白了,我的堂兄……我認為你的建議非常有道理——」聽完之後,艾格隆輕輕地點了點頭,然後又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所以,我想問問你,你願不願意接下來投身於帝國的海軍建設大業當中?」

  嗯?還有這種好事?

  親王愣了一下,他怎麼可能不願意?他可太願意了。

  只有做事才會有權勢,他當然清楚這一點。

  比起當一個遊手好閒混吃等死的閒散親王,他寧可去當一個勞碌的辦事人。

  「我願意……陛下!」沒有經過任何考慮,他立刻就大聲地答應了下來。「只不過,您希望我以什麼身份參與進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