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93,初陣




說到底,他是法國皇帝,不是什麼人道主義聖賢,他所有的言論和政策,都只是為自己、為帝國的利益服務而已。



被他這麼一鼓動,普希金更加上頭了,他彷彿已經看見了兩國之間關係正常化、並且重新締結友誼的光輝之路,而他的努力,將會讓他成為這一壯舉的推動者,甚至有可能因此青史留名。



作為一個知名的貴族和詩人,他在彼得堡交遊廣闊,有的是朋友,因此只要他寫幾篇遊記,把自己最近在巴黎所受到的禮遇、以及皇帝陛下所留下的“親俄言論”,統統都記載下來,想必可以在彼得堡流傳開來,到那時候,想必就會有一股輿論風潮,推動兩國真正地實現友好了。



一想到這裡,他立刻摩拳擦掌,準備開始構思這些遊記了。



艾格隆當然看不出普希金的具體想法,不過從普希金興奮的模樣,他已經察覺到,自己已經鼓動起了普希金,充當自己私人的外交渠道。



而這一切,他都沒有主動提出要求,只是誘導普希金“自己”做出決定而已——這樣,他就不用為外交活動的成敗揹負任何責任了。



計劃一切順利,那麼接下來的就只剩下等待時機成熟了。



“我的朋友,關於政治的話題我們就先聊到這兒吧……我不想因為它而影響到我們的友誼。”目的完成之後,艾格隆主動轉移了話題,“現在,盛典馬上就要開始了,就讓我們好好和平的歡樂吧。”…。。



========================================



正當艾格隆和普希金在大談“法俄友誼”的時候,在離他們不遠處,正好有一個波蘭人,正在為自己祖國的遭遇而黯然神傷。



這個人,自然就是傑出的鋼琴演奏家和音樂天才肖邦了。



和普希金一樣,因為皇帝夫婦的青睞和提攜,他在巴黎也已經聲名鵲起,被人當成了傑出的音樂天才。



而他也確實沒有辜負這個名號,在短短几個月當中,他多次登臺演出,並且以自己那種奔放澎湃的激情演奏,贏得了各界人士的認可和讚美,他所展現出來的“實力”,也完全擊碎了外界對他的質疑,他已經被公認為此時歐洲最好的音樂家之一了。



年紀輕輕就獲得這樣的名望,任何人都會感到高興,肖邦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每次一想到自己的祖國此刻正在沙皇的鐵蹄之下呻吟,他又不免感到心痛如絞。



所以,他一直都在利用自己慢慢積累的聲望,號召法國各界援助波蘭人民的起義和抗爭。



可惜,儘管他的演奏每次都會獲得滿堂喝彩,但是他在政治上和輿論上的努力卻收效甚微,對於法蘭西的名流顯貴們來說,“帝國大軍”在俄羅斯的冰天雪地當中滅亡,還是不到二十年前的慘痛記憶,現在還讓他們心有餘悸,誰也不想千里迢迢地跑到陌生的東歐去對抗沙皇的大軍。



讓他們在感情衝動的時候為波蘭的難民捐點錢可以,讓他們去做更多的事情,那就只能得到遺憾的婉拒了。



幾次碰壁之後,肖邦自己也已經明白了,祖國現在已經處於絕望的境地,馬上又要被沙皇的專制統治所吞噬——而且這一次,註定有很多波蘭最優秀的兒女會慘遭清算。



個人的聲名鵲起,祖國的殘破淪亡,兩種截然相反的境遇交織在一起,也幾乎撕裂了他的心臟,越是出名,他的心裡就越是痛苦,這種痛苦,也讓他的身體狀態變得越來越糟糕。



不過,即使處於這麼痛苦的處境當中,他也並沒有忘記皇帝夫婦對自己的提攜之恩,為了回報皇帝夫婦,他按照約定,定期來到楓丹白露宮當中,為宮廷組建的貴族少女樂團教授音樂。



“少女樂團”本來只是艾格隆的臨時起意,但是自幼熱愛音樂的特蕾莎皇后卻對此十分上心,她在平常繁忙的事務之餘,還會經常抽出時間來過問樂團的事情,甚至還會親臨現場觀看她們上課和演奏。



在皇后陛下的“高度重視”下,這個“草臺班子”也很快地成型了,不光音樂器材和場地都馬上備齊,就連參加樂團的少女成員們也很快就挑選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