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宋 作品

第 543章 問英雄(3)


  建炎五年十月十八,宋靖北王顧淵引三千輕騎穿過西夏橫山防線,將他的戰旗展開在興慶府下。

  這座西夏國都、大宋百年心病,此時如一頭鬥敗的猛獸,垂頭喪氣地匍匐於河西走廊冬日曠野之間。

  而此時,距離昔李元昊稱帝建國已過去了九十三年。

  ……

  興慶府外十里。

  趙瓔珞靠在自己那匹棗紅色的戰馬旁,眺望這戈壁荒灘的日落。西夏冬日曠野不同於中原江南,尤其是近日那條她還對不上名字的長河上了凍,河面結著層薄冰,反射著落日金紅色的光,在河灘邊蜿蜒盤旋著,別具一番悲壯氣魄。

  河的北側是她如今所駐足的官道。十年前,西夏皇帝李乾順花大力氣修築此道,便是為了將興靈二州軍資補給,方便向東南諸軍州轉運上去,鞏固橫山防線。卻不料想,當精銳一朝盡喪,這條官道卻似乎成了迎接那位大宋靖北王的迎賓大道。

  昨日她收到快馬傳騎來報,今日便點起三百親衛出城相迎,順帶著還拉上了降將李良輔。

  要說這位西夏統軍倒也是個想得明白的人物,破城之後將手中殘軍收攏宮城之下,眼見宋軍輕騎殺入過來,只討了一個勿傷宗室、勿屠百姓的條件便乾脆地投降。岳飛治軍嚴苛,自然兌現此些條件。這李良輔也積極配合,甚至單人獨騎親往靈州,勸降了那座之前刻意被宋軍放過的堅城。看起來倒是有些以此做投名狀之意。

  她這位殿帥,如何看不出他那點微末的心思,因而此番來迎顧淵,特意帶上了這員降將。也算是念在他恭順的份上,讓他在那位大宋的無冕之皇面前露個臉,方便今後展布。

  “殿帥……顧王爺今日能到麼?”

  李良輔牽著馬走上前來,恭謹問道。

  “他說了今日可至,那便是今日。”趙瓔珞瞥了他一眼,又補了一句,“當年濟州到淮水,八百里路他也未曾失期,何況今日。”

  “是……顧王爺世間英雄,是罪將妄自揣度了。”

  他一語說完,只見周遭戰馬忽然都停下之前的懶散,警覺地立起耳朵,向東張望。而僅僅片刻之後,腳下碎石便開始微微震顫,顯然是大隊騎軍在左近奔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