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宋 作品

第600章 落子(2)


  建炎六年八月初二,在巨大人力、物力的支撐之下,十五萬宋軍僅用一日便全軍渡過白溝河,在歸義這座此前不怎麼受重視的燕地小城周圍紮下規模空前的營盤。有了響水灣之戰的教訓,劉錡對宋軍這最後幾十裡的行軍安排,做得一絲不苟。

  哪怕是已經探明金軍主力動向、哪怕是已經看出金軍呈現出收縮態勢,他們依然在前方佈置了堪稱雄厚的騎軍遮護兵力;在白溝河渡口之處立下穩固的遮護大營,由劉光世坐鎮,領一萬精兵留守……

  除此之外,韓、嶽之下,那些在這六年漫長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大宋將星幾乎全部聚首在歸義城頭箭樓之中。燕地平原,方圓十幾裡內這裡就是最高一處制高點,極目北望,能夠看到宋軍陣勢層巒疊嶂,層層鋪開,無邊無涯,恍若要將整個燕地覆蓋!

  吳玠、吳璘、曲端、張顯、牛皋、王貴、解元、成閔、王勝、馬擴、王彥、王德、楊沂中、張伯奮、劉國慶,甚至連在前方同金人哨騎廝殺得正上癮的楊再興與耶律明蒲都被招了回來!這些統軍大將們的將旗,也都迎著秋風獵獵飄揚,與城頭之下旌濤相對,映著初升朝陽,將大地染得一片血紅。

  箭樓之中,顧淵一席蟒袍,極少見地扶刀正襟危坐。

  他的身側,劉錡披一身鱗甲,負手而立,身後詳盡的涿水-涿州地形圖就在牆上展開,代表著六十里外那場即將爆發的空前決戰!

  這位如今宋軍第一智將、參謀總部的大腦,這個時候更是激動無比!

  大宋傾盡六年時間與天下財富,從血火中淬鍊出來的強軍,軍容之盛,有宋一朝怕是前所未有!顧淵將這十幾萬的英雄兒郎交予他手,做這最後的攻勢謀劃!

  他們身前,韓世忠、岳飛、趙瓔珞領各自麾下軍將,衣甲煊赫!這些統軍之人皆知,此一次,將是決戰之前最後一次軍議。

  “……斥候偵騎已經探明,兀朮與拔離速,領著大約十萬金軍主力,如今已經沿涿水東西展開。金軍在河北岸五里之外立營,且在河北岸幾處坡地上,皆立下堅固堡寨,用以固守。顯然是吸取了青化會戰的慘痛教訓,在防備咱們將火炮架上高地……”

  指著圖上那些複雜的戰術符號,劉錡顯得神采飛揚——那是前線斥候、還有虎穴參議們三天三夜未曾閤眼,給他留下的軍事參謀作業——也許,也是世界戰爭史上,有人第一次做如此詳盡的圖上軍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