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宋 作品

願山河無恙,金甌無缺


                 一直覺得,宋史讀下來,只有三字:“意難平”。

  如果說秦漢是我們這個文明的上升期,一字一句裡處處透著“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的昂揚。

  盛唐便是“昭昭有唐,天命萬國”的唯我獨尊,是文明和國勢的鼎盛。

  明史有七下西洋的壯闊,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風骨,當然也有為種種天災人禍,難以避免進入衰弱期的遺憾與無奈……

  可宋史,又該是什麼呢?

  汴京覆亡,神州天頃。亂世之中,那麼多英雄兒郎隕落如雨,卻因為有宋一朝糟糕的政、軍體系最終只剩建炎南渡,守著半壁江山苟延殘喘。讓文明的氣運就此沉淪,也讓後人讀史至此,忍不住掩卷嘆息。

  所以今天,我們才會在一篇篇宋穿故事裡看到一個又一個被扭轉的乾坤。

  所以我們看到了《紹宋》滄州趙玖八公山上豎起的旌纛;

  看到了《金軍圍城》的欽宗趙寧汴京城頭的不退;

  還有《宋時歸》中燕王蕭言,帶著常勝兒郎血戰半個北中國……

  所有的兩宋穿越,歸根結底只有一句話: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當然,這也是我寫這部小說的動機。

  從汴京城下雪原潰軍,到淮水一夜的混亂和黎明時分的晨光;再到青州雨中血戰和之後歷史宿命般的十二道金牌。

  歸根結底,歷史小說的爽點,不就是在破除歷史的宿命麼?不就是想毫無道理地將嶽武穆那句“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給一字一字對照著翻覆過來麼!

  所以才有第二次汴京大雪中的空前合圍、才有了青化戰場的隆隆炮聲、興慶府的滅國閃擊以及最終燕京城下那場——“乾坤世界,在此一擲!”

  嚴格來講,《山河故宋》不是一部合格的歷史穿越小說,因為它舍掉了歷史穿越小說中最為重要的基建和政改環節。如果細分下去,他其實應該更類似於一部軍事小說。

  就像是一場p社的策略遊戲,跳過了所有的繁瑣運營過程,直接去用手頭兵馬對撞。至於兵馬哪來的?有些p社遊戲的電腦託管還是比較靠譜的,你只需要拉政策條就行(我說的不是小鬍子養成計劃,絕對不是!)

  像是最初說的那樣,將這部書裡堆滿了勁弩、大斧、甲冑和金戈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