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菜市口公審(下)

 等兩人氣喘吁吁的在木箱旁戰好,陳昊才發現王履吉的樣子有多慘。

 原本對方站在臺下,似乎穿著書生常穿的長袍,又是文文弱弱的,陳昊想當然認為對方是個書生。

 等走近了才發現,是書生打扮不假。

 可是衣服上的補丁摞補丁,都已經不能稱作是長袍了。

 別的衣服是衣服上訂補丁,他這個純粹是用補丁照著長衫的模子攢了一件補丁衫子。

 “說說這張借條的由來吧!”

 陳昊語氣很是隨和。

 王履吉還是稍稍有些緊張,他嚥了咽口水,磕磕巴巴開始講了起來。

 旁邊的文壽承是王履吉居住街區的里正,也是他父親的知交故友。

 王履吉父親早亡,平日裡靠著妻子和老母給人漿洗衣服,做些針線活過日子。

 他自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終日裡只是讀書,三四十歲的年紀卻是連秀才都沒考上。

 當日,他母親突發疾病需要醫治,沒辦法央求文壽承作為中人,向街坊裡的財主袁與之借了50兩銀子,給母親看病。

 按照袁與之放貸的規矩,借錢之時先扣掉一年的利息。

 到期還款時,仍然按照借條上所寫的金額和利率,歸還欠款。

 比如王履吉借條上寫了50兩,實際到手只有26兩,可是還款的時候還要還74兩。

 粗粗算一下,實際借款的年利率達到了將近185%。

 這已經不是高利貸了,這簡直就是“要命貸”!

 就這,袁與之在放貸的財主中間,已經算是有些良心的了。

 更有甚至,年利率可以達到200%、300%......

 說著說著,王履吉已經說不下去了。

 陳昊在旁邊問道:“看立字據的日期,再有兩個月,你就該還錢了,你準備拿什麼還?”

 被陳昊這麼一問,王履吉四十多歲的人直接在臺上哭了起來。

 可是臺下的老百姓,卻沒有一個人笑話他。

 很多人都想到了自己,回想起當初或是正在遭遇的,和王履吉一樣的經歷。

 文壽承在旁邊有些不安,他侷促的搓著雙手,小心翼翼的對陳昊說道:“大......大人.....,天地良心,老朽並沒有在中間撈取好處,海州的借貸向來如此,便是其他州府聽聞也是這樣......”

 陳昊沒有生氣,點點頭表示對文壽承的話認可。

 的確,文壽承說的是實情,這種要命貸在這時節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