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陛下19

 皇權更換,一向要死很多人。 

 太子登基半年,朝堂上混水摸魚的被貶了大半,作奸犯科以權謀私的不少被殺以儆效尤。 

 少年天子手段狠戾不壓其父。 

 不同在於,景悅之有一根紅線,只要不觸碰這根紅線,好好做事,脖子上的腦袋就不會搬家。 

 御史嗅到這一點。 

 在規勸陛下行事手段時,言辭懇切,希望少年天子能走上其祖父的路子,做一位明君。 

 不過讓御史失望了。 

 景悅之不想做明君。 

 他登基做皇帝,完全是被自己這個父親噁心透了,為了杜絕這種人時不時噁心到自己,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他殺了更省事。 

 他其實一早就有這樣的想法。 

 而讓他毫不猶豫動殺手的。 

 是十七的理解。 

 有人能理解他。 

 他很高興。 

 甚至覺得自己不再孤獨。 

 他長於冷宮,對於親情與同伴,有著天然渴望,他說話很晚,就是因為少時沒人陪他說話陪他玩。 

 母親失智無人管他,身邊伺候的人也就一個嚴公公,而嚴公公大不了他幾歲,平時要洗衣做飯忙得很,他小時候都是跟不會說話的螞蟻玩。 

 他看枝頭的鳥可以望一天。 

 對雜草裡的蟲子如數家珍。 

 他異於常人。 

 他怪異。 

 從冷宮出來,身邊出現的每一個人,他都能通過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判定他們是怎麼樣的人。 

 有人病入肺腑如腐屍。 

 比如景德。 

 有人行屍走肉如枯木。 

 例如他。 

 有人生機盎然如花蕊。 

 例如十七。 

 他不想做一個明君,他只想十七能安然無恙活在陳國,也希望陳國能多一些像十七這樣的花,少一些像他一樣行屍走肉的人。 

 可這個願望很難。 

 接手陳國後,他才知道國庫空虛,抵禦外敵的糧草都湊不齊,他才知道景德統治的這十年,旱災洪災鼠疫頻發,陳國人死了大半,鄰國蠶食邊境,陳國城池不斷縮減,已丟了半壁江山。 

 他好恨。 

 他恨自己猶豫不決。 

 沒有早一點殺了景德。 

 這樣殘破的江山,他該怎麼守?無論是人還是糧,陳國都沒有,祖父積攢下來的精兵強將也死傷七八,唯剩一個蕭將軍在前方苦苦撐著。 

 他翻閱史書,尋找破解之法。 

 他提拔有能之士,任人唯賢,安撫民心減少賦稅,鼓勵耕種,只要有利陳國強大發展的,他都願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