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寂煙雨 作品

第 213 章 牧場上的大豐收

 現在已經十月多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他家後院的蔬菜再不收就要枯死了。

 也就前段時間沒空,要不然他前段時間就該整理了。

 不過現在整理也不遲,寒冷和大風雖然會讓蔬菜減產,但是能保持它們的新鮮。

 戈閱問:“那要請人嗎?”

 時聞:“算了,懶得請,我自己慢慢弄吧,反正也不是很麻煩。”

 整理後院算是一條長線。

 時聞第二天一早,還先和燕克行去市裡喝了羊肉湯,又吃了早餐,然後才回來整理牧場。

 他們家後院說是院子,其實沒有柵欄,屋後的土地全部算後院的範圍。

 這兩年,他們的種植面積年連年擴大,蔬菜的面積足有三十多畝,算是非常大一片菜地。

 要不是面積那麼大,這片菜地也無法支撐連人帶狗那麼多張嘴的需求。

 時聞和燕克行都算是那類比較有美學追求的人。

 他們種蔬菜的時候特地規劃了一下,每種菜種一塊地。

 現在菜地整整齊齊,遠遠看過去,像是巨大的蔬菜拼盤,紅的、黃的、綠的、白的,什麼顏色都有。

 菜地邊緣還停著旋耕機和小卡車等農械,看著很令人舒服。

 他們走近之後,各種蔬菜的味道撲面而來。

 因為已經到深秋,幾乎所有蔬菜都成熟了,這些蔬菜散發著明亮而濃烈的菜香氣,混在一起還挺好聞。

 蔬菜的香氣還吸引了大量的昆蟲,蜜蜂跟蝴蝶尤其多。

 之前有一段時間招了蟲,時聞不想打藥,這把佈雷斯雞和大鵝驅趕過來吞吃了一波。

 整治過後,害蟲就比較少了。

 時聞看了一下,茄子、辣椒、南瓜、豆角、秋葵、洋蔥等都可以收了。

 尤其辣椒。

 之前紅了的辣椒還好,新長出來的這一批青辣椒個頭小,還長得彎彎扭扭,質量下降了不少,看來得把苗也拔了。

 同樣,其他蔬菜也面臨著乾枯老化的境地,得把苗除了,明年再種。

 時聞掏出勞保手套戴上:“那就現在開始收菜吧?”

 燕克行也戴好手套:“嗯。”

 他們把籮筐拿過來,一塊塊地開始摘菜。

 菜摘下來放進籮筐裡,菜苗則拔下來,放在泥土上晾著,過幾天晾乾後,可以捆成捆,送去鍋爐那邊燒掉。

 等燒成灰,再送去廢料池堆肥,明年春天重新施到地上。

 就這麼循

環,保持牧場的生態。

 時聞這畦菜地是番茄。

 他們家的番茄苗一年比一年大,今年的番茄每一株都有一人半高,枝繁葉茂,油綠的葉子撐開,遠遠看上去既像一朵巨大的西蘭花,也像是大型的灌木。

 番茄已經結了小半年果,現在葉子有些捲曲,枝條也有些老化。

 時聞摘的時候直接將枝條掰下來,再把上面一個個果子摘下來。

 自然成熟的番茄軟軟的,水噹噹的,看起來紅潤誘人。

 時聞把大大小小的番茄放進筐子裡,只摘了半株,一個籮筐就滿了。

 時聞去拿了個新的籮筐過來,放在腳下,接著摘番茄。

 又摘了好一會,他總算摘完了一株。

 摘完後,他連番茄苗一起拔出來放在地上,然後去摘下一株。

 他把上面的植株拔下來,就能看到地下黝黑蓬鬆的泥土。

 這邊本來就是黑土地,經過兩年多的養護,泥土變得更加油潤細膩,看起來都快反光了。

 植株拔起來的時候,偶爾會帶出底下的蚯蚓。

 蚯蚓經過這幾年的生長,也是又大又有活力。

 時聞低頭看了一下,感覺哪天可以挖點蚯蚓出去釣魚,效果肯定非常不錯。

 時聞家的菜實在太多了,摘完了番茄就到了中午。

 他和燕克行回去吃午飯。

 燕克行說道:“這麼多番茄,找個工廠加工一下吧。”

 時聞:“我也是這麼想的,等下午全部摘完之後我先挑一挑,把品相漂亮的番茄挑出來上架賣出去,剩下的再送去做番茄醬吧。這麼新鮮的番茄,全部做成番茄醬有些可惜了。”

 燕克行:“要請人過來挑嗎?”

 時聞:“應該用不上,我晚上加個班就挑完了,打包可能要請人過來打包。我再訂點包裝紙,等會讓人設計一下。”

 燕克行:“要賣的話,茄子、豆角、秋葵等也可以賣,這些都挺好運輸的。”

 時聞想了想:“那還是請人過來摘一下菜吧。”

 既然要一起售賣,那就得搶一下時間了,要不然這些蔬菜摘下來放久了,就不新鮮了。

 時聞直接在兼職群裡請了一批人。

 這些人經常來他家做工,對他家也熟悉。

 看到菜地,大家還是忍不住了。

 “都一樣的菜,怎麼你家的菜就這麼好?”

 “哎,這大茄子,紅辣椒,時哥,你家有種子嗎?能不能給我點種子?”

 “你家的菜也太高產了,不再留一留嗎?”

 時聞隨口道:“過幾天就要打霜下雪了,怕不太好留。種子我早留了,待會誰要,我給你們點。”

 他一答應,大家紛紛熱情響應,都表示想要他家的種子。

 時聞:“那等會我帶你們去種子庫裡拿。”

 大家聊了幾句,拿起籮筐開始幹活。

 人站在大地上,好像一隻只螞蟻。

 他們將各種蔬菜摘下來,堆放在大地上。

 時聞家的蔬菜實在太多了,他家的籮筐完全不夠用,這次摘下來的蔬菜整整齊齊地裝在從工廠裡借調過來的塑料筐裡。

 一筐筐蔬菜就這麼排成隊放在地頭。

 蔬菜遠處,金黃的牧草捆堆放在枯黃的大地上,灰白色的鴿子從碧藍的天空中掠過,偶爾傳來一兩聲叫聲。

 時聞收回目光,開始摘南瓜。

 他家的南瓜藏在墨綠的葉子下面,一個兩個外面帶著誘人的黃色。

 這是本地的老南瓜,香、粉、甜,比外面的南瓜好吃多了,無論用來蒸肉還是煮湯,味道都好極了。

 南瓜的葉子實在茂盛,時聞拿了柴刀,一邊將南瓜藤砍下,一邊尋摸底下大大小小的南瓜。

 砍下來的南瓜藤就堆在原處,老的藤蔓等它自然晾乾,冬季的時候拿去燒,嫩的藤蔓則再摘一遍,一部分送去餵豬,另一部分撕去經絡,拿到陽光下曬成菜乾,冬春的時候食用。

 所有蔬菜摘下來,除了要送去清洗加工的蔬菜外,另外一部分做成菜乾的蔬菜就在院子裡製作。

 大家拿了小板凳坐在院子裡,面前放著籮筐,砧板,菜刀等。

 他們該切切,該摘摘,將各種蔬菜變成小份的稈稈或片片,然後送到外面的草場上曬。

 時聞家沒有那麼大的曬場,只能在外面鋪上塑料布,再把蔬菜放到塑料布上面曬。

 這麼多蔬菜——冬瓜片,茄子條,辣椒,筍等,都整整齊齊地擺在枯黃的大地上,給大地添上別樣的顏色。也就是秋天,才有那麼複雜而生動的顏色。

 這次的蔬菜比較多,時聞將所有蔬菜送去檢測過後,確定沒問題後,一口氣在小程序上上架了十多種蔬菜跟菜乾。

 顧客們都驚住了。

 好多人仔細看了看,確定這些蔬菜都是他家牧場出產的蔬菜,而不是從外面買的,立即進入了瘋狂的採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