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 作品

第 12 章 洗碗……當然要悄...

 清音在打探別人的情況,其他人也在打探她的底細,哦不,八卦。

 “小清啊,你滿十八沒?”張姐收針,織完一隻袖子,另一隻打算下午再織。

 “過完十八歲生日三個月了,上到高三。”

 “喲,還是高材生啊!”小李擦乾眼淚,吸了吸鼻子,撿起兩根頭髮夾進小說裡當書籤用,下午還得繼續看呢。

 “聽說你那天噼裡啪啦直接把想搶工作的柳紅星撅回去了?”還算客觀。

 “聽說你未來婆婆直接打上家門,把你嫂子摁地上打了一頓,是真的嗎?”逐漸離譜。

 “她帶蛇沒?”離大譜!

 清音:“???”你們聽誰說的呀大姐!

 這倆人都比自己大,張姐兒子上小學,李姐的閨女剛上幼兒園,所以叫姐不為過。

 “我們可都聽說了,你是嘴皮子利索,你婆婆是能動手不嗶嗶,但嗶嗶的時候也很厲害,她可是這一片最厲害的捕蛇人,當年……”巴拉巴拉,這都是傳了幾百手的八卦,清音聽得眉頭緊皺。

 在廠裡的傳說中,顧大媽仗著藝高人膽大,是整個片區有名的潑婦。

 很好,相較於被極品蹬鼻子上臉,她還挺喜歡這人設的。

 上午輕輕鬆鬆結束,下班時間一到,問清楚不用值班之後,清音就撒丫子往外面跑,肚子餓得不行,早上那晚稀飯解個小便就沒了。

 剛走到大門口,後面就有人喊她:“小清,等等我。”

 回頭一看,是後院老秦家兒媳婦,平時也沒啥接觸,只知道是老秦家的小兒媳,剛結婚半年,從北城區嫁過來,叫啥名字來著她記憶中沒有。

 “秦嫂子。”

 “你怎麼走這麼快,剛下班呢,慢慢走,咱們這一帶都是鋼廠的,跟著大部隊走沒錯。”

 清音點點頭,跟她並排,混在下班大潮中,邊走邊聊。

 主要是她聽,秦嫂子說。

 “聽說沒,柳紅星的對象是肉聯廠的,那可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單位啊,也不知道走了啥好運,居然找到這麼好的對象,等婚一結就不用下鄉了。”還天天有油水吃,更別說要是帶回點邊角料啥的,每天都能滿嘴流油。

 大院裡的劉嫂子家,就是她小姑子嫁了個肉聯廠工人,老劉家就經常有便宜的豬頭和免費的大腸血旺這些,劉嫂子這不才能接濟孃家嘛。

 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可惜,楊鋼據說是個殺豬的,煞氣重。”楊鋼就是柳紅星對象的名字。

 清音是不太信煞氣這種東西的,但她喜歡聽八卦,用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真的嗎”,就引得秦嫂子再接再厲,又扒拉出這個屠夫的很多傳聞來。

 據說此人家裡沒什麼親人了,爹媽都死了,也沒兄弟姐妹,全都是被他剋死的,但家裡卻有兩間房,柳紅星嫁過去就能住寬敞的大房子,這可真是令人羨慕啊!

 工作好,有房子,父母雙亡獨生子,這放任何一個年代都是“香餑餑”。按理來說應該有很多追求者才對,柳紅星長相一般,是柳家人裡最不出眾的,關鍵還沒工作,這樣的“好事”怎麼就掉她頭頂上呢?

 秦嫂子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釋就是男人命硬,別的姑娘不敢嫁。

 清音卻覺得,不會這麼簡單。

 但大院裡的人都震驚於柳紅星居然能找到楊鋼這麼好的對象,倒是沒幾個人去扒拉深層次原因,清音想吃瓜也找不到地方,只能悻悻作罷。

 臨分別,秦嫂子主動發出邀約:“明早工人俱樂部你去不,一起唄?”

 見清音愣神,她解釋了幾句,原來是前不久廠裡有個女工捨己救人的事蹟受到各級部門褒獎,出了這樣的先進事例,廠裡自然要號召大家一起學習,組織全體職工去聆聽報告。

 但清音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婉拒了。因為她發現,林素芬母女倆最近跟打了雞血一樣,一到週末就往外跑,有時候拎條鹹魚,有時候拎半斤雞蛋,穿戴得倒是整齊又漂亮,清慧慧甚至還特意畫了個淡妝,很是賞心悅目。

 清音自然知道她們去哪兒,她還樂見其成呢。

 省得林素芬在家裡,天天只做大碴子粥和白水煮菜,油花看不見也就算了,還有一股黃燜豬食味兒,清音嫌難吃,乾脆從廠食堂打倆高粱饃配上一葷一素的菜,貴是貴了點,但至少營養均衡。

 吃飽喝足,清音從後門貓出去,戴上帽子圍巾,將髮型打亂,在衚衕裡七彎八拐,來到一個學校門口,給門衛髮根紙菸,聊兩句,很快離開。

 結果剛走到顧家大院門口,顧大媽就叫住她,“待會兒下班就來家裡吃,你小孩子家家的回去也沒個人管。”

 麥乳精泡餅乾好吃是好吃,但確實費錢費票,還容易上火,清音痛快答應,等下班直接繞到菜市場溜達一圈,買了一把粉條和兩斤豆腐。

 她倒是想買肉,可那是緊俏貨,早早就連豬尾巴都沒了。

 進了顧家大院,大爺大媽們見她手裡拎著東西,都笑著打趣,“小清來看你

顧媽媽啊,還拎這麼多東西。”

 這個大院的人對顧家都是同情居多,所以顧大媽的人緣還不錯。

 清音一路喊人一路來到後院的顧家,顧媽媽正在揉麵,“來就是,幹嘛還帶東西,見外。”

 “我正好從菜市場路過,看見粉條和豆腐就想吃了。”

 “你啊,這段時間忙啥呢,我去你們大院幾趟都沒找著人。”

 清音笑笑,只說閒著隨便逛逛,那件事等能一錘將人錘死的時候再說也不遲。

 顧媽媽也沒多問,面揉好,再小心翼翼掏出嬰兒巴掌大一塊肉,少到沒幾刀就剁吧好了,清音幫忙把煤爐子燃上,鍋支上,鍋底用豬油少少的抹一層,豆腐片放進去小火煎上。

 清家吃這個菜都是放幾勺清油炸,油能淹沒豆腐的,顧家卻沒這麼多油,平時顧媽媽煮菜都不捨得放的。

 顧媽媽手藝實在不敢恭維,沒幾下豆腐都糊了粘鍋底上,她心疼得直吸氣,清音乾脆自告奮勇接過鍋鏟。

 她上輩子很小的時候就負責給爺爺做飯,畢業後也經常自己做飯吃,廚藝不算頂頂出色,但做家常菜沒問題。

 “呀,音音你煎的豆腐真黃,一點也不糊呢!”

 “真香,早知道我也鍋底放點鹽,這樣就不粘鍋了。”

 “你這孩子居然這麼會做飯,一定是林素芬手底下磋磨出來的。”

 顧媽媽有點難過,但很快往煎好的豆腐里加半壺開水,再把粉條加進去,切點白菜,慢慢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