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 作品

第 95 章 五升七&有人鬧事

 清音搖頭,還有博士和博後呢,但石蘭中醫學院目前還沒有博士招生的資格,她不著急,先把研究生學歷拿到手再說。

 魚魚掰著手指頭數了半天,“那媽媽畢業的時候,我是不是就上四年級下學期啦?()?()”

 嘿,還挺嚴謹!

 全家都笑了,“對,你要好好唸書,以後像媽媽一樣,念個研究生。()?()”

 “我要上比研究生還厲害的生喲!”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天不怕地不怕。

 大家又笑了,都鼓勵她好好學習,“以後啊,咱們家就有兩個研究生啦。”

 吃過飯後,清音又各去了林莉和劉廠長家一趟,雖說這事決定權在她自己,但跟他們打聲招呼也是人之常情,接下來自己不在廠裡的時候,還得麻煩他們多關照。

 第二天,清音去找老朱把事情答覆了,很快她轉七年制的消息不脛而走,所有人都知道她以後不跟大家一個班了,心裡頗為不捨。

 雖然還在一個學校,在她的要求下宿舍也沒換,但總感覺以後見面機會更少了。劉麗雲和祖靜還挺傷感,問她怎麼就這麼狠心,說好一起畢業的,結果她要晚兩年。

 “沒事兒,咱們還能再待一起兩年的嘛。”

 “你這狠心的小嬌娘啊~”劉麗雲唱起來,還在清音滑不留手的臉頰上捏了一把,“哎喲可真嫩。”

 “邊兒去,跟你家劉建軍學壞了吧?”

 劉麗雲臉一紅,“要你管。”

 青年男女處對象嘛,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清音也沒繼續打趣,問她們這次這年過得怎麼樣。

 劉麗雲不必說,清音一家還在她們家住過的,倒是祖靜跟姐姐回老家,“我爹孃知道我大姐能掙錢,現在啥都願意聽我大姐的。”

 “這就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就連我大姐說要跟洪江哥結婚的事,他們也沒敢反對,只是要求,要求……”祖紅和洪江挺有緣分,她來書城市遇到的第一個好心人是他,因為自己的誤會還怪不好意思,後來在清音家聚會總能遇上,慢慢的接觸多了,彼此都覺得是不錯的人,年紀差不多,兩年時間慢慢就走到一起。

 “要求啥,彩禮?”

 祖靜小兔子似的點點頭,“他們一開始要一千塊彩禮,我大姐不同意,後來又說讓洪江哥去我家當上門女婿,但不分田地給他們,每個月要往家裡交五十塊錢……”

 清音和劉麗雲對視一眼,張大的嘴巴足以說明她們的震驚:不給分田地,吃不上一口飯,還要倒往祖家交錢,周扒皮都沒這麼會算計吧?祖家人是覺得洪江和祖紅在外頭當大老闆發財了吧,獅子大開口就是五十塊,他們咋不去搶呢!

 至於倒插門這件事本身,洪二姨很開明,她不反對,可就是再開明的父母,也不想孩子去受這份氣吧。

 “誰知我大姐卻一口回絕,她說她要嫁出來,

 以後要在小喜村安家,結婚她不要求彩禮不要求三大件兒,只要洪家在小喜村給小兩口單獨蓋兩間房子,即使是茅草屋也行。”()?()

 她啊,實在是吃夠了居無定所的苦,也怕了原生家庭的吸血無度,只要能脫離那個家,能有個落腳地兒,茅草屋也是香的。()?()

 洪二姨一口答應,所以春節洪江就跟著祖紅回了老家見父母。

 18本作者老胡十八提醒您《七零國醫無雙》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18?18?╬?╬18

 ()?()

 “那你父母能同意?”劉麗雲都不知道咋形容了。()?()

 “他們同不同意在我大姐那裡不重要,反正我只知道他們的要求我大姐不同意,說給他們兩個選擇,要麼彩禮三百塊一次性給清,以後她就再也不踏進祖家門,他們生老病死與她無關,要麼不收彩禮,她以後每個月給家裡寄十塊錢,一直寄到最小的弟弟妹妹大學畢業,考不上大學的話就是高中畢業。”

 清音笑笑,祖紅知道怎麼拿捏重男輕女的爹孃。

 “他們最終拗不過我大姐,選了按月給錢,但我大姐也說了,這錢不是給小弟一個人花的,是小妹和小弟共同的生活費學雜費,要是讓她知道他們錢只給小弟花,她就再也不給了。”

 “這還差不多。”

 但劉麗雲還是心疼錢,“你姐一個月才多少工資,每個月就要給十塊出去,那他們小兩口日子怎麼過?”

 “洪江哥同意給錢的,再說,再說我姐……工資不低。”後面四個字她說得很小聲,但還是讓劉麗雲聽見了。

 “清音你快說說,你到底給祖紅姐開多少工資?”

 清音無奈,對著好朋友也不好撒謊,再說祖紅的工資是她靠自己能力掙來的,光明正大,“祖紅姐加班多,平時也經常幫廠長做事,算上加班費快一百了吧。”

 “啥?!一百!!!”

 劉麗雲誇張的膝蓋一滑:“清老闆,你廠裡還缺人嗎?就是守大門我也願意!”

 “劉醫生,你以後做醫生,掙得比這還多。”

 “等我能拿上一百塊工資,頭髮都沒了吧?”她現在每個學期期末考前都要苦熬通宵,才能勉強保持住前十名的水平。

 三人說笑著,吃過中飯,清音就揹著書包上七年制班報道去了。

 七年制因為學制長,招錄分數高,所以只有一個班,而且還是小班,只有24個學生,加上清音剛好2

5人。

 都在一個學校,平時還有有點眼熟的,也不用刻意自我介紹,大家都知道清音的“大名”,很快熟悉起來。

 不過,上第一節課清音就發現,精英小班制就是不一樣,雖然任課教師跟五年制還是一樣的,但講授的速度和重點都不一樣,她以前仗著自己基礎好,照本宣科的內容可聽可不聽,但現在卻不一樣,稍微走神一會兒,老師就講到好幾頁之後的內容了。

 更別說,現在的老師不怎麼照本宣科,著重的是臨床思維發散。

 怎麼個發散法呢?

 譬如,七年制的老師講到承氣湯證,不會只講最有名的大承氣湯,而是會把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味承氣湯等一些列承氣湯進行橫向對比,涉及的內容也非常豐富,不

 再侷限於這個方子的組成和功用主治,而是能發散到它出自哪裡,哪個年代成方,有什麼時代特色,以及歷史上哪些醫家喜歡用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方劑學,還結合了經典、各家學說、醫史文獻學等多門學科。

 清音以為這樣就夠發散了,不,其實還有更發散的——老師還會運用自己的臨床實例,將方子和證型具體化,趣味化,這才是最吸引學生的地方!

 而這位有趣的老師,就是老朱。

 清音終於明白,為啥她說自己在五年制可惜了,因為同樣的教材,同樣的老師,講授重點真的不一樣。

 下課後,老朱還特意留下清音,“感覺如何?”

 清音嘿嘿樂,“朱老師您藏私啊。”

 老朱也只是笑笑,這種區別,主要就是生源不同,培養目的不一樣,教授方式也“因人制宜”。

 中醫學院裡流傳著一種說法,五年制培養的是普通醫生,能治病救人那種;而七年制培養的,則是未來的中醫科主任,未來的大學教授。

 老朱也能看出來,清音雖然意外,但並非跟不上,她的思路甚至比很多同學都清晰,“好好學,抓住最後兩年時間學好理論,基本功紮實了,上臨床才不慌。”

 分別後,清音趕緊推上自行車,到小學校門口正好遇見魚魚和穗穗正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

 “顧白鸞。”

 “媽媽!”

 “清阿姨!”穗穗也跑過來。

 快兩個月沒見,穗穗小臉上有了肉,面色紅潤不少,看來餘力被捕對她的生活沒造成多大影響,少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父親,卻多了她最愛的媽媽,是好事。

 “穗穗也放學了,你是自己回家嗎?”

 “嗯吶,姥爺說讓我跟魚魚一起回家。”

 清音有點納悶,“你姥爺說讓你去我們家玩嗎?”

 很多時候不是小孩有意說謊,而是他們自己搞錯了大人的意思,聽錯了某個字,所以清音覺得很有必要確認一下,萬一把人孩子接走了鬧烏龍就不好了。

 “晚上你媽媽和姥爺會去我們家,接你回家的,對嗎?”

 “對噠。”

 “我們家,家裡沒人喲。”

 小姑娘軟軟的,不像說謊的樣子,既然家裡沒人,清音也打消了送她回家的打算,只能一起接走。

 不過,以防萬一還是去跟門衛招呼一聲,說穗穗跟她回家了,待會兒姜院長和姜向晚過來要是沒接到孩子,就去她家裡接。

 門衛大爺開開心心應下,還讓她路上慢點。

 兩個小孩坐自行車不夠安全,清音就推著車子,帶著她們走路。

 回到家,顧白鸞已經習慣性拿出作業本,開始寫韻母,字頭是老師幫忙排好的,她就照葫蘆畫瓢就行,穗穗見此也不甘落後,拿出作業本排排坐。

 然而,魚魚是真的玩心重,她寫得快,三兩下全寫完,就開始拿出積木堆起來,一會兒又拿出小鏟子在葡萄架下挖呀挖的,沒多久好像聽見小菊和招妹的聲音,屁股立馬就跟長了釘子似的,扭來扭去。

 “穗穗你寫完沒?”()?()

 “怎麼這麼慢呀。”()?()

 “就跟你吃飯一樣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