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208章 通敵,通敵

 京中,人們一直談論著,談論著即將成為太僕寺寺卿的陳尚錦,當年是否通敵。 

 京中,人們一直等待著,等待著第二日上朝,水落石出。 

 結果無非兩個,若是通敵,陳尚錦非但要身敗名裂,還要身陷牢獄,通敵,是大罪,天子登基的元年,多少人戰死沙場,莫說通敵,便是延誤軍機的人都會被論處大罪。 

 不是通敵,那就是被冤枉,如果是被冤枉,陳尚錦的名聲就會上漲到一個空前的地步,不但會穩妥接任了寺卿之位,還會毫無爭議的入國子監當先生。 

 甚至很多人懷疑這一切都有可能是陳尚錦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目的就是為了來個文武雙全忠勇之臣慘遭誣陷,最終以證清白獲天下讚揚。 

 時間總會給出一切答案,如果沒有,那麼便是時間還沒到。 

 對關注這件事的人來說,時間過的很快,第二日等待上朝的臣子多了不少,都是為了親眼瞧瞧,親耳聽聽,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何。 

 陳尚錦靜靜地站在那裡,旁邊圍著不少文臣,皆說今日會證他清白。 

 季伯昌也出現了,從遠處緩緩走來,文德跟在身後,他的身後則是跟著一群人,六人,四個著甲,一個穿著衙役差服,一個穿著布衣。 

 四個著甲,皆是京衛甲冑,來自不同三營。 

 剩下兩個,一個是軍器監衙署差役,另一個穿著布衣的看模樣也不是尋常百姓,四十有餘,大腹便便,像是商賈,要知道尋常百姓可沒有長的胖的。 

 陳尚錦凝眉望去,隨即快步走了過去,先衝著季伯昌施了一禮,緊接著滿面激動之色。 

 “有勞老大人,老大人費心了。” 

 這六人,其中兩人他都有印象,正是當年“親隨”。 

 其實要說親隨也不準確,所謂親隨,泛指軍中將領“護衛”,也是絕對心腹之人。 

 當年陳尚錦入了營,只是隨意挑選了十二人擔任親隨,從而護衛自己周全,根本不像其他將軍那般與親隨朝夕相處至少數年之久,視如手足兄弟。 

 不過不管怎麼說,陳尚錦還是認出了其中兩人。 

 親隨,幾乎是時時刻刻不離身的。 

 而陳守義口中所說的“流言”,則是陳尚錦夜半離營,獨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