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十四章 遊方道

 收拾完李二僧身上的東西,又看了一下他的皮背囊。

 跟李鄂一樣,李二僧這位鐵腳頭陀,也有一個類似的皮製背囊。

 這玩意兒出現,李鄂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這就跟揹筐一樣,無非變換個樣式而已。

 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戰爭之中,古人對於器具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

 揹筐、扁擔,能比雙手提的多,堅持的時間也更長,這就是道理。

 至於兵器,講的就是分生死這樣的硬道理了。

 就跟李二僧似的,弄把大寶刀就覺著自己天下無敵了,還特麼玩側耳傾聽。

 刀重則手慢,一把至少七八斤的厚重大刀,挽個刀花的時間,就夠李鄂刺他三四劍了。

 別看這次李鄂是用金劍刺死的李二僧,但他正經防身的武器,還是扁擔上草包縫隙裡的一把腰刀。

 得自都監府的平頭砍短腰刀,刀刃也就七十公分左右的長度,去鞘之後刀重不過兩斤多點,拿在手裡輕若稻草,出手的時候迅若疾風。

 即便是以武二爺的身姿,在江湖武鬥之中,使用三尺三的雪花鑌鐵雙戒刀,也一樣會因為出手慢而吃虧的。

 不管你是天生神力還是力大無窮,不著甲的前提下,就是越輕越短、速度越快。

 但著甲之後就不一樣了,像朴刀、手砍、長劍這類武器,還真不如一根大棍子好使。

 即便是得自十字坡張青夫婦的雪花鑌鐵雙戒刀,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戰陣之兵,只能跟腰刀、手砍一樣做副武器。

 真正用作戰陣,還真就得李二僧手裡這樣的重刀、大刀。

 真正的戰陣宋劍,就跟大鐵棍子似的,說是宋鐧也不為過,菱形鐧這種武器,才能用來殺傷甲士。

 弄兩把金劍上戰陣,死的快不快李鄂不清楚,但不容易捅死人,卻是真事兒。

 金劍先生李助是怎麼沒的?

 不就是手藝還不怎麼成熟的李鄂,藉著銅鎖子防身,賣個破綻給梟首的嗎?

 翻弄了一下李二僧的皮背囊,裡面除了僧衣、直?、牛皮靴,金銀的數量倒不是很多,攏共百八十兩的樣子。

 這也跟李助、李二僧兄弟的差事對稱,相府那邊,可以給他們好兵刃,但絕不會給他們很多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