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二十一章 不相欠

 聽師父宋江言說還要再追,孔亮本就青腫的臉色更顯難看。

 孔家兄弟交好師父宋江,除了兄弟倆喜好槍棒之外。

 宋江在山東地面的名號大、人脈廣,也是不得不說的一節。

 孔家莊附青州府城郭而存,算是有點土地、家資的小地主。

 平頭百姓混到甲長、保長,日子也就天翻地覆了。

 孔家坐地就是里正,即便不是,附近里正,也必須是跟孔家相熟的人。

 不然秋收之後,衙差要收取莊中賦稅也會很艱難。

 青州一帶民風剽悍,沒有鄉野大戶帶頭,沒有潑皮閒漢鎮壓,縣裡的衙差到了鄉鎮之地,也一樣抓瞎。

 但這類鄉間大戶指的可不是孔家莊,而是比孔家更大的地主,那樣的人家,多少都有點文脈關係。

 似孔家這類自小民、小戶摸爬上來的小地主,如果處理不好地面關係,日子要比尋常百姓過得更加艱難。

 因為鄉民多半無田或是少田,孔家這樣的小地主,田地動輒幾十上百頃。

 他們才是朝廷兩稅,除商人之外最主要的徵收對象。

 沒有關係,孔家就該被中層地主跟衙差們生吞活剝了。

 蝦米吃塘泥、小魚吃蝦米、中魚吃小魚、大魚吃中魚,朝廷吃大魚,大魚碎骨爛肉又化作塘泥,朝廷這條大鯨魚,也一樣難免鯨落的。

 這套文人閉環,下面的小民、上面的皇家,都不算真正的受益者,真正千秋萬代的是文脈才對。

 只要佔了一絲文脈氣息,日子就能過的不錯。

 孔家這類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小地主跟富戶,就是池中蝦米,大魚、中魚、小魚都能吃的蝦米。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孔家很難培養出自己家的文脈。

 文人又不屑於跟這類小門小戶交集。

 之前的宋江,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押司文案,縣治吏員之一,但上通縣治大老爺,下通衙房諸公差。

 加上宋江家裡也是鄆城本地小地主,家資殷實,也就能結交天下英豪了。

 一個押司,藉助一點點文脈氣息,在鄉野之間,別說縣治的大老爺了,就算是青州府衙,在孔家這類小地主的眼裡,也不如宋押司來的實在。

 因為鄆城宋江宋押司,山東地界的呼保義,至少通著半個山東的吏員衙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