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二十七章 上上智

 看到身旁睡著的張巧蓮,臉上依稀掛著淚痕,李鄂知道她這是初進山寨,心中不安。

 但與山下動輒吃人的江湖相比,二龍山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片淨土。

 按武二爺的記憶,如今大致是宣和二三年間。

 至於為什麼是二三年間,無非下面的人不用年號而已。

 對於年號,武松記憶最深的就是政和二年,哥哥武大耗盡家資,送他出門學藝。

 自藝成歸鄉,打傷同僚出奔之後,武二爺對什麼年號之類的,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底層就是這樣的命,假如當初武大不送武松離鄉學藝,武松就不可能成為衙門口的公人。

 沒有這一身的本事,即便成了公人也會備受欺凌。

 武大一生,老老實實的按照文人士大夫給定出的前路,低頭苦幹、供養兄弟,將將要出頭了。

 卻因為潘金蓮那禍水,致使家破身死,兄弟武松落得個刺配下場。

 若無潘金蓮一節,武大、武二兄弟,就算順利完成階層躍遷。

 憑打虎之威,武松二十出頭便是一縣都頭,將來即便不濟,至少也是一縣團練,鬧不好,三四十歲的時候,就如張都監、張團練一樣。

 躋身中級武官職位,成為一府的都監、團練。

 藉著弟弟武二的都頭之位,武大的炊餅攤,也會隨著武二的晉升,變成食鋪飯館,或是藥鋪布莊。

 待有了買賣,再娶一婦人,才是生存之道。

 武大、武二的敗落,無非還是難逃一個貪字。

 那潘金蓮生的貌美,豈是小門小戶的良配?

 即便沒有西門大官人,也會有東門、南門、北門大官人,甚至還有對門的王大官人也說不定。

 總之就是一條,三寸丁枯樹皮一般的武大,納了潘金蓮為妻,那就是悲劇的開始。

 這跟張巧蓮的遭遇也差不多,當初張太公若是藏好了張巧蓮,哪有被金劍先生李助滅門的災厄?

 這一切無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而已。

 這也就是如今大宋的生態圈了,文人士大夫一等人,幫助文人士大夫維持底層秩序的吏員二等人,依託文人士大夫的商人地主三等人。

 似張太公這樣的小地主,還有一些跟文人、吏員有關係的潑皮閒漢,勉強算是四等人。

 剩下的就不算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