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四十三章 變戲法

 慕容彥達所給的金石圖案,也是按照李鄂的古拙思路來的。

 青州雖說是京東路大邑,但技工的手法,比之汴京城的差距也是極大的。

 弄什麼精巧的器皿,慕容彥達也怕石家匠人出了岔子。

 對兩人而言,所成何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鄂的風磨銅可以鑄造器物。

 只要慕容彥達的金石圖案成真,李鄂所說媚上之路,也就成真了。

 再次在府衙後宅看到李鄂跟石歲寒送來的宣德爐,慕容彥達的心情無疑是極好的。

 “二郎!

 此番築爐,所成幾何啊?”

 用不著跟李鄂商議,慕容彥達只憑李二的度牒,就給了他二郎的稱呼,慣例如此麼。

 至於什麼行者、法師之類的稱呼,就不是很適合李鄂了,凡心未祛,也當不得法師之類的稱呼。

 “恩相,除去面前小樣,共計成爐十二座,正合天干之數。”

 李鄂與慕容彥達主客之間能相得益彰,一是源於慕容知府的高高在上,二是源於李鄂的知情識趣。

 對慕容彥達而言,他貴為刺史、太守之尊,李鄂不過一江湖行者。

 一聲‘恩相’便等於投效了,雖說不能如主僕一般,但當今天下,李鄂想要反覆可比上山落草難多了。

 對李鄂而言,慕容彥達也是登天之梯,靖康之變在汴京。

 他不能白來一趟,即便是去看看皇宋國都的繁華,也算是值回了票價。

 以雲遊之身或是以盜匪之身去汴京,顯然都是玩笑話,保甲制這樣的準軍事戶籍制度,肯定不會讓他在汴京如魚得水。

 但是,有了慕容知府、慕容貴妃、蔡相府為後盾,這日子不用想也是如魚得水的。

 尋慕容彥達做地方支撐,也是必須的,不然憑他的身份,到了蔡相府,也是嘍囉一個。

 只有大人物之間的相互掣肘,才能給他這樣的小人物留出遊走的空間。

 真去蔡相府做家奴,就不跟現在似的,可以站在慕容彥達身前了,弄不好到了汴京,就得一路跪著進城。

 “你這頭陀倒是知情識趣。

 罷了,許多事本府就給你交待一番。

 退下吧!”

 李鄂跟石歲寒這次進城,也算是秘密會見慕容彥達。

 與對待李鄂這個頭陀不同,對石歲寒,慕容彥達就是揮之即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