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攬輕風 作品

第215章 化學家和鎢鉻合金鋼

 “陳同山從工業部得到消息之後想要截胡,直接帶人去我老家搞研究,把鍊鋼爐都給封了。”

 實際上現在種花家還沒有材料化學這個細分專業,只是大體系裡面的一個分支。

 “停停停”姜辰打斷了呂月華:“在看你的計算之前,我先問你幾個問題。”

 “你知道他們在水冷時候鋼鐵材料的形狀嗎?你知道鋼材與水的接觸面積嗎?你知道接觸之後這兩種元素附著在鋼材上面的佔比能有多少嗎?”

 “艹!”呂月華一愣,隨即罵了一聲,伸手將他辛苦良久計算的結果從筆記本上撕下來,揉成一團。

 然後丟到地上,還狠狠的踩了幾腳。

 姜辰幾個簡單的問題,讓他知道自己想當然的計算,沒有半點參考價值。

 姜辰道:“所以啊,咱們的實驗不能以鍊鋼爐那邊的偶然情況作為基準,而是要通過我們精準控制下的結果作為基準。”

 他心裡對於呂月華已經有了評判,專業知識應該是過硬的,工作積極性很強,就是實踐差了些。

 然後做事果斷,捨得。

 這樣的人,就不能單獨主持一件事情,不然很容易因為自己的想當然鑽進牛角尖出不來。

 呂月華點點頭:“嗯,我明白了,隨意我把它丟了。”

 “那姜處長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展開?”

 姜辰道:“首先,我們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合金鋼中,並不是這些稀有元素加得越多越好,而是有一個臨界點。”

 “不到或者超過這個臨界點,都會導致鋼材質量不是最佳。”

 “所以我的操作思路是,先將這兩種元素單獨加入剛才中進行試驗,看這兩種材料分別能讓剛才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當然這個試驗也不是盲目的,每種元素預設三個跨度比較大的配比,然後用這三個配比分別煉出鋼鐵。”

 “鋼鐵練出來之後,我們就能得到三組數據。通過這三組數據進行計算,能夠得出一個大致的合理配比區間。”

 “比如說鋼材的質量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那就說明我們的配比還能增大,具體增大到多少,可以繼續進行試驗來確定。”

 “如果鋼鐵的的質量在中間一次試驗的時候最好,這是最好計算的,通過前後兩個配比時鋼材質量的變化情況,就能大致計算出最佳的配比。”

 “如果鋼材質量持續下降,那就說明我們的配比可能偏高了,這個臨界點要麼比第一次要小,要麼在第一配比和第二配比之間。”

 “當我們大致的計算出這個臨界點之後,就可以將兩種物質混合到一起進行試驗。”

 “這個試驗的結果,基本就離最終配比不遠了。但我們同樣要經過多次的實驗,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兩種物質疊加後的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