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攬輕風 作品

第228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姜辰道:“不過按照現在三鋼廠的研發人員規模,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

 “要做到持續進步,始終保證自己的科技水平在世界前沿,三鋼廠至少要擁有一千人的專業研發團隊,一直從事各項研究工作。”

 現在的實驗室,實際上可以算作是姜辰提出想法,然後帶領大家一起實現。

 無論姜辰再強大,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比如合金鋼,他的種類達到幾千種,一種一種研發下來,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姜辰也不能直接將合金鋼的配比全部寫下來,讓大家照單生產。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姜辰提出攝像,然後帶領團隊做出成功師範。

 然後由其他團隊成員按照成功的方式,持續的進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三鋼機床研發成功後,配套機床的研發他就交給了秦凱。

 比如機床精度的提升,他給出方案之後,直接丟給了洛雪。

 這樣做出成功的速度可能會慢一些,但是團隊成長了。

 當團隊真正具備獨立研發能力之後,他就能當個甩手掌櫃,抽身做其他事情。

 陶源有些咋舌:“一千人,這也太誇張了。”

 他們能夠發出這樣的感嘆,只是因為時代的限制,對於科研的意義和簡直理解還不夠深刻。

 像後世,單單某為一家企業,研發團隊超過十二萬人,佔所有員工的一半以上。

 其中工程師及以上職稱,有六萬人。

 姜辰笑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將來一家真正的技術型企業,搞研究的員工起碼要佔到所有員工的一半以上。”

 陶源睜大了眼睛:“不能吧,都去搞研究了,誰來負責生產?”

 姜辰道:“智能化、自動化的數字機械,加上少量的工人,是生產的主力軍。”

 “不過這個距離現在,還有一個漫長的道路要走,現在說這個確實早了些。”

 楊為民道:“確實扯遠了。今天發生的這件事情,廠裡一定會嚴肅處理,不管他是大學生還是普通工人,都會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

 “人品不好,學歷高有什麼用?”

 陶源道:“這事,要上報工業部嗎?”

 楊為民道:“當然要,不過不是我們上報,而是保衛處。”

 “畢竟這事,最終是他們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