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攬輕風 作品

第287章 轉爐鍊鋼成功

 “溫度1500.”

 “溫度1600.”

 “溫度1650.”

 “溫度1680.”

 氧氣吹入之後,爐體內升溫迅速。

 之後,溫度基本在1700度左右保持穩定。

 爐內的鐵水、廢鋼等材料,在高溫下,快速的轉變為鋼水。

 一直到12分鐘後,溫度開始緩慢降低。

 15分鐘後,溫度低於1600度,出現褐色蒸汽,表明鋼鐵已經練成,停止氧氣吹入。

 之後傾斜爐體,引出鋼水。

 紅彤彤的鋼水從爐體內流出,進入模具之中。

 作為鍊鋼老手,蘇昌明興奮的道:“姜工,成功了,成功了,我一看就知道我們煉出的應該是鋼鐵。”

 在姜辰提出了合理的增硅處理方法之後,實驗終於進入了正軌。

 剩下的,就是增硅量的測算,和煉製過程的控制。

 以及後續的溫控、冷卻劑和造渣材料加入實際掌控等等。

 都是需要多次的實驗,來不斷的進行改進和驗證。

 鍊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應對。

 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有正確的應對方式時,這種鍊鋼方法就可以算是研究成功了。

 在實驗中,他們也遇到了各種情況。

 比如溫度降低慢,硅鈣粉加入不足或者偏多等等,都經過實驗找到了應對方式。

 好在轉爐鍊鋼快,一天都可以進行多次實驗,所以進度也很快。

 短短四天時間,他們就基本找到了正確的鍊鋼方法,已經主要問題的應對方案。

 這一爐鋼,就是在之前多次實驗的基礎上,而取得的成果。

 而且這次煉製鋼材的量,是30噸。

 姜辰擺擺手:“先不急高興,等鋼鐵冷卻,送去檢測之後再說。”

 “行了,大家辛苦了,先去休息休息吧。”

 當然,這個檢測是基礎的檢測。

 只要檢測的是硬度、韌度、構成等幾個方面,加上是自己廠裡做檢測,所以速度比較快。

 一般幾個小時就會有結果。

 以往在檢測的時候,這邊的會繼續進行下一次的實驗。

 但這次就不用了,他們需要等待最終的結果出來。

 而且這次是按照系統標準的頂吹氧氣轉爐鍊鋼的標準模式煉製的,定然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除了這種方式本身的缺陷之外,再沒有其他瑕疵。

 等到檢測結果出來,就該對轉爐進行改裝,研究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出現的最佳鍊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