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攬輕風 作品

第364章 標準化

 現在,全國都在用姜辰的手法,稍微大一點的廠家都在工業部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培訓體系。

 看著兩位領導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姜辰知道是該自己開口了。

 周新建點點頭;“這個確實,拋開轉爐鍊鋼不談,就是工人基本技術,在傳承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姜辰點點頭:“倒是有一些想法,我先說說,兩位再行斟酌。”

 “當然,更重要的是轉爐鍊鋼是一個新興的東西,並沒有經驗可談,更不用說傳承了。所以我們之前慣用的方式,並不適合於轉爐鍊鋼。”

 他先從包裡拿出了轉爐修建的標準化方案、轉爐鍊鋼的標準化操作流程放在桌上,然後開口道:

 為了更好的照顧一些中小型廠家,工業部還以姜辰給他們培訓的技術人員為基準,在重點城市成立了培訓部門。

 周新建點點頭:“嗯,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當然,我受的是三鋼機床生產的啟發。”

 “三鋼機床這麼繁瑣和複雜的生產流程,當時我還在擔心哪一個廠子能夠達到要求。”

 “沒想到你一個標準化,將機床拆分成為若干部件,交由不同的廠家生產,然後最終完成組裝,就徹底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啊,我已經在大會上提議,在我們基礎薄弱的時候,不要著急一股腦的搞綜合性企業。”

 “讓每個企業專精其中一個或者某幾個部件的生產,然後這些部件組合起來,就能組裝出很多不同的機器。”

 姜辰笑道:“周老高見,等到後續我們將各種零件根據需求統一成若干規格,我們只需要按照不同的規格和需求,保質保量完成各自的零件生產,然後再統一進行組裝即可。”

 這種模式,便是到了21世紀,也是主流。

 越是複雜的東西,越是難以單獨廠家獨立完成生產。

 一個手機,屏幕、主板、電池等等部件,往往都是來自不同的廠家。

 生產和研發,同等重要。

 只能研發不能生產,產品只存在於實驗室,則這個研發實際作用不大。

 能生產卻無法研發,要麼給人幹代加工,要麼花大錢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