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剩下的主子會想法子替你周全。”




一旁的孫婆子擔憂道:“倘若惹惱了苗家……”




景嬤嬤:“無妨,公主府裡養著大把人,派兩個過來護著也沒什麼,就是你們自個兒得多添雙碗筷。”




李氏展顏道:“這是自然。”




接下來景嬤嬤坐下跟她細說了許久,李氏一一記下。




臨別時孫婆子又識趣地送上一大包錢銀,景嬤嬤心滿意足地走了。




送走她後,孫婆子回到屋裡,說道:“這法子管用嗎?”




李氏斟酌半晌,應道:“應是管用的。




“先前我們糊塗了,總是惦記著家醜不可外揚,反而不利自身。




“長公主說得不錯,就得大勢傳揚出去,把我在苗家受的屈辱,與官官相護仗勢欺人都傳出去,叫市井裡的百姓們評評理。




“一旦事情鬧大了,京兆府總不




()能像現在這般拖延。




“若是驚動了朝廷,苗光華多半會被言官彈劾,到時候上頭施壓下來,我這案子就有眉目了。”




聽她這番分析,孫婆子激動道:“如此甚好,老奴立馬差人去傳苗家的不是。”




李氏點頭,“傳得越兇越好。”




積壓在她們心裡頭的陰雲總算有散去的苗頭了,孫婆子嚴肅道:“這可是一場硬仗,娘子可要做好準備了。”




李氏:“我就盼著上公堂呢!”




那該死的苗少衝,她非得親手把他折斷不可!




話說李家的家奴們得了信後,紛紛外傳家醜。




馬叔在外採買時,同米鋪的老闆狀作不經意間嘮了幾句,說道:“現今這世道,咱們小老百姓真是沒法過了。”




那米鋪程大郎好奇道:“老丈何出此言?”




馬叔:“我家主子惹上了官司,上頭是官官相護,官官相護啊。”




此言一出,引得旁邊的婦人好奇。




馬叔道:“說來不怕你們笑話,我家主子就是前陣子狀告苗家的李娘子。”




程大郎好奇不已,當即八卦問起苗家的事情。




馬叔同他講述一番,其他進米鋪的人聽到他們的八卦,立馬圍攏過來。




馬叔繪聲繪色講李氏在苗家的遭遇,故意用官家的高人一等拉仇恨,果然博得吃瓜群眾的同情。




有婦人罵道:“苗家真是吃相難看!”




“是啊,若說李娘子當初攀門戶,可是人家進門侍奉公婆,打理家業,養著一大家子老小,也算對得起苗家了。”




“依我之見,李娘子上輩子肯定幹了缺德事,才會遇到這一家子極品!”




“繼母難做,裡外不是人,出了這麼晦氣的事,以後哪家的姑娘還敢去做繼母啊。”




“對對對,更可氣的是苗家仗勢欺人,仗著自己是官家,與京兆府勾結,要絕了李娘子的路,簡直欺人太甚!”




“這世道,官官相護比比皆是,倒也不奇怪了。”




“我看吶,苗家就是心虛,不敢到公堂上與李娘子對質,一旦雙方上了公堂,誰對誰錯,總有分曉。”




“這還用分曉嗎?告官吶,可是告自家男人吶!且還沒庭審就得被打一頓板子,誰吃飽了撐著去惹晦氣?”




“這話說得有道理,那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會豁出去拼他個魚死網破。”




“……”




人們七嘴八舌,唾沫星子橫飛,慷慨激揚發表自己的見解。




老百姓處於弱勢群體,天然對當官的就有偏見,再加之官官相護的帽子扣下來,更是義憤填膺,紛紛為李氏打抱不平。




馬叔聽著人們激憤的言論,默默地退場,深藏功與名。




不止他一人外傳,其他李家的家奴全都造勢。




布莊傳八卦最快,一時間,市井裡鬧得沸沸揚揚,全都是聲討苗家的話題。




玉陽為了把火勢燒得更旺,特地差人使錢銀給




茶館裡說評彈的下九流,讓他們在茶館裡講苗家的破事。()




那些人欣然應允。




?想看閆桔寫的《朕為淑妃養老操碎心》第三十六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因為苗家是眼下最熱門的話題,就算是路邊路過的一條狗,聽到苗家一事都會“汪”一聲表示嫌棄。




於是一夕間,輿論全都倒向李氏。




先前案子爆出來時多數人都罵她愚蠢砸自己的飯碗,而今全都朝一邊倒,同情弱者,同情她的遭遇。




甚至市井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句罵人的話。




祝你家閨女找到苗家那樣的夫家。




簡直惡毒至極!




突如其來的傳言打得京兆府措手不及,譚京兆慌了神兒。




有膽子大的百姓圍到京兆府門口叫罵,罵官官相護,吃人不吐骨頭。




也有人砸爛菜葉子,甚至還有人砸狗屎。




譚京兆罵罵咧咧道:“哪個殺千刀的在外頭造謠生事,若被本官逮著,非得剝了他的皮!”




在聽說金福茶館有人造謠後,差役立馬去抓人。




好幾個說評彈的下九流被抓了來,他們也是一幫軟骨頭,無需威逼,就把花錢請他們講苗家事的人供了出來。




結果京兆府暗中一查,媽的,順藤摸瓜到了公主府。




譚京兆一下子就陽痿了。




那尊大佛,他們可招惹不起!




吃了啞巴虧也不敢聲張,畢竟按正常流程來講,李氏的案子早就該庭審結案了。




這都拖延快一個月了,辦事效率是差了些。




一時間,市井裡的輿論把京兆府和苗家架到了火堆上炙烤。




苗光華氣得暴跳,親自去了一趟別院,結果被公主府的護衛攔了下來。




得知李氏竟然把公主府搬來鎮場子,苗光華面色煞白,連滾帶爬回府。




苗老夫人震驚得血壓飆升,說道:“那潑婦哪來的臉請得動公主府?!”




苗老太爺也是一臉難以置信。




因為在他們眼裡,李氏不過是低賤的商戶女,哪來的本事得玉陽長公主撐腰?




這簡直匪夷所思!




也在這時,京兆府為了把自己乾乾淨淨摘出去,差人來跟苗光華通氣兒。




說他們壓不住了,李氏狀告一案很快就會進入庭審程序,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雪上加霜的是,苗家的醜聞在市井裡委實鬧得太大。




御史臺的言官公然彈劾苗光華縱子打母,蔑視人倫綱常,激起民憤,當該嚴懲,以儆效尤!




那彈劾的奏摺上達天聽,落到周謹行的桌案上。




一場官場私德風評整頓即將拉開序幕。




滿朝文武群體激憤:




媽的,苗光華那龜孫害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