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進宮

 姜梨瞧著姜玉娥,笑了笑:“其實我的親事,五妹不必太過擔心。我父親是當朝首輔,燕京城再不濟,也能尋個官家嫁過去。便是母親不為我擔心,還有父親和老夫人。我是姜家大房的嫡女,還能低嫁了不成?”她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姜玉娥:“五妹雖還沒及笄,但不如多管管自己。三叔如今的仕途並不見光明,依照三叔和三嬸的勢,五妹日後會嫁到什麼家,還真是不好說。”

 她佯怒要去打沈玉容,惹得沈玉容哈哈大笑。

 姜玉娥勉強笑道:“這是我與二姐的貼心話……”

 現在想起來,真是恍如隔世。事實上,她沒有在宮宴上出醜,反而做得很好,皇后都稱讚她聰慧。而沈玉容也根本不會為了她丟官棄爵,反而會為了加官進爵而殺了她。

 她急於過來戳姜梨的心窩子,卻不知那句“為二姐鳴不平”落在季淑然母女耳中,又會是怎麼一番情景。

 以為的真實不是真實,以為的謊言不是謊言,真真假假。這一次,走曾經走過的路,她不會再被矇蔽雙眼了。

 姜玉娥的臉色一下子變了。

 她會慢慢地走到自己想走到的地方,一點一滴做成自己將要完成的事。

 “沒什麼。”姜梨雲淡風輕地道:“只是覺得五妹如此為我憂心,心裡有些感動。只是……”她淡淡道:“五妹的這份用心,不知母親和三妹知否?”

 替父親和薛昭報仇,替冤死的自己討個公道!

 為了衝破這種壓迫感,姜玉娥問姜梨:“二姐盯著我看做什麼?”

 馬車行駛到了後面,姜幼瑤也不再說話,變得沉默。這一家子各自懷著自己的心思,只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姜梨沒有急著回答姜玉娥的話,只是盯著姜玉娥細細看了一遍,嘴角含笑。她的笑容溫柔澄澈,沒有包含任何意味在裡面,卻無端地看得姜玉娥有些發慌。

 大約小半個時辰後,馬車停了下來。

 姜玉燕有些惶恐地看了一眼姜梨,想制止姜玉娥的話,最終只是伸手扯了扯姜玉娥的衣角,什麼話都沒說。

 外頭的馬伕道:“夫人,老爺,到了。”

 似乎對姜梨平淡的語氣有些不滿,姜玉娥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姜梨的臉色,見姜梨並沒有痛苦失落的神情,就道:“其實當初二姐和周世子的親事也是很好的一樁姻緣,若是二姐沒有出事,如今嫁進寧遠侯府的就是二姐了。周世子可是整個燕京城裡數一數二的良配,眼下三姐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嫁進周家,二姐比三姐還要年長,親事卻沒有著落,我打心底為二姐鳴不平。”

 姜元柏先下車,下面的丫鬟婆子來扶季淑然等人。姜梨甫下馬車,踏上與宮門一牆之隔的土地,望著深深的宮牆,一時間心緒複雜。

 桐兒有些生氣,姜梨微微一笑,道:“多謝五妹告知,我知道了。”

 就是這個宮裡,長養出來永寧公主那樣惡毒跋扈的人,以強權欺壓百姓,而沈玉容就是為了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爭得一席之地,才毫不猶豫地犧牲了她。

 就為了這事?

 這個宮殿看起來富麗堂皇,然而住在裡頭的人,又有多少是行屍走肉?他們穿金戴銀,好像什麼都有,但實則什麼都沒有。姜梨可憐他們,也瞧不起他們,更不願意與他們為伍。

 姜玉娥沒想到姜梨會連面子都不屑於裝一裝,臉上有些掛不住,不過她又很快調整過來,笑道:“今兒個在晚鳳堂,二姐還沒過來,我聽說了一件事。”說到此處,姜玉娥特意頓了頓,才道:“是三姐的親事。大伯母說,三姐和周世子的親事已經定了下來,就在明年冬末開春。我想二姐也許不知道這件事,才特意過來告訴二姐一聲。”

 “二姐,這就是宮門了。”從後一輛馬車上下來的姜玉娥道。

 姜梨站在原地,連虛與委蛇都不願,只客氣地道:“五妹有什麼事?”

 姜梨笑笑。

 “二姐,你走得這麼快,我都快追不上了。”姜玉娥親親熱熱地開口。

 姜景睿不自在地扭了扭脖子,他今日穿得人模人樣的,還不能如在府上一般放肆,這對姜景睿來說簡直是要了他的老命了。他身邊的姜景佑倒是一如既往的很和氣,和姜元平父子兩個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二人,姜玉燕是個不吭聲的,姜玉娥卻對姜梨從來沒什麼好臉色。一看到姜玉娥,姜梨就曉得對方又在盤算什麼。

 宮門外也陸陸續續來了一些官家的馬車,品級低些的還過來給姜元柏討好般地打招呼。只是姜家來得本就有些晚了,姜元柏等下還要先見洪孝帝,因此沒有在宮門外過多停留,由引領的人直接往裡去。

 轉頭一看,卻是姜玉娥和姜玉燕姐妹二人。

 姜幼瑤本想著,姜梨

 只是沒想到才走了一小段,身後就有人喚她:“二姐。”

 姜幼瑤不由得氣悶不已。饒是她

 姜梨出了晚鳳堂門口,就往自己院子裡走去。芳菲苑在姜府的角落,和姜幼瑤幾人的院子都不在一個方向,自然不必同行。

 姜老夫人十分滿意,畢竟今日來的小輩裡,只有姜梨對宮裡最為陌生,她生怕姜梨這頭出了差錯,眼下看來,姜梨做得挺好,應當是不會有問題。

 待姜老夫人一一交代完之後,已經過去了很久,想著還得回去準備,大家就從晚鳳堂各自散去。

 此刻,玉明殿的大殿裡已經來了許多官眷,這些夫人貴女都是燕京三品以上的官家家眷,身份貴重。因著夜宴還未開始,多數都是找相熟的人攀談著。如這樣的宮宴,女兒家都努力打扮著自己,這些女子有及笄的,或是沒有及笄的,都願意在宮宴上留個好模樣,因著今日進宮的還有許多官家子爵、青年才俊。北燕風氣相對前朝更為開放,年輕男女只要不做逾越之事,互相有情,皆可以通過上門提親結成秦晉之好。

 姜老夫人沒多說什麼,又對姜梨講了些進宮的事宜。其實這些姜梨早就曉得,當初她也是作為沈玉容的家眷跟著進過宮的,而姜家作為朝廷命官,規矩反而要輕鬆許多。

 而宮宴這樣的地方,來的人大多都是門當戶對,這便是一大便利。

 楊氏在姜家沒有多說話的分量,只一雙精明的眼睛滴溜溜轉個不停,一會兒瞧瞧姜梨,一會兒瞧瞧季淑然。

 坐在正東方向的一對母女,女子大約十六七歲的年紀,穿著翡翠撒花洋縐裙,頭上戴著玉蝴蝶紋步搖,生得也算美麗。她身邊的婦人亦是穿戴華麗,只是論起來,不如周圍的夫人舉止自然,帶著幾分小家子氣。

 那種目光黏黏膩膩的,姜梨似曾相識,但這轉瞬之間,姜梨並不清楚是在何時看過,但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這種目光讓她十分不舒服,脊背發涼,她一瞬間就警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