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0章 陸渾被滅(2)

 “此戰真是一言難盡。”韓須說道:“楚國令尹不想戰,司馬志在必得,以身殉國,終於換得楚軍大勝。不想吳國將士如此英勇,最後又將戰事逆轉。”

 “吳國軍士真是視死如歸。”聽說過這場戰事,趙鞅對吳人十分敬佩。“三名勇士在出行前定是已經知曉他們是有去無回了,可是為了勝利,仍是義無反顧。”

 “公子光的眼光長遠勇氣可嘉。”韓起說道:“不只是三名勇士,想來他也做好了戰死的打算。畢竟黑夜偷襲,而且楚軍數量在吳軍之上,萬一一個不小心,楚軍的後援及時趕到,吳軍恐怕也難逃脫。”

 “將領身先士卒,甘冒箭矢,士兵自然不畏勁敵。”趙鞅點頭,“他日我若上了戰場,也一定如此。”

 “鞅兒有此志氣,將來一定大有作為。”舅老爺看外甥,越看越愛。

 “可惜了楚國司馬,一腔熱忱,不想勝利碩果竟沒保住。”韓須不由得替司馬子魚不值。

 “司馬戰死疆場,為楚軍爭得時間,已立大功,”趙鞅說道:“至於大船被搶,楚軍中計,應該是令尹督軍不利,防備不足所致,不應該歸咎司馬。”

 “正是。”韓起點頭說道:“楚軍不該如此輕率,辜負了司馬的付出。”

 “此役也是楚王休養五年的首戰,雙方互有得失,算是打平。”韓須說道:“既然不是主動出戰,這個結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像我軍此役,志在必得。”韓起說道。

 “國君已派屠蒯去往成周,想來就是為此戰而去的吧?”趙鞅問道。

 “正是。”韓起說道:“與陸渾交戰,地點就在洛水、伊水附近,正是周天子所屬,天子同意方可祭祀。”祭祀山川為的是徵得神靈同意,助晉國一臂之力。

 “沒想到國君會如此信任屠蒯。”韓須搖頭道:“將士出征,事關重大,卻讓一名膳宰前去祈福,會不會不夠慎重?”

 “須兒有所不知。”韓起擺擺手,“八年前,智盈奉君命去往齊國接齊女,不想,歸途病死在戲陽。靈柩停在絳都,未及下葬,先君卻在飲酒作樂。幸虧屠蒯進諫,否則智氏地位定然難保。”說完,韓起嘆了口氣。

 “智躒也說是屠蒯出了力,可是,難道中行吳的份量竟不如一名膳宰?”趙鞅問出了隱藏已久的問題,“再說了,從前父親也說,中行吳有為此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