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1章 陸渾被滅(3)

 “既是不必要的聯想,就不必沉迷太深,以免傷神。”既是趙鞅不想說,叔向也不深究。“年少經歷淺,遇事難免勾連眾多,此乃心性未定所致。待閱歷豐富,見識深厚,自然雲淡風輕,不為所動。”

 “但願鞅兒早日能擁有太傅的淡定從容,也好省卻心力在無謂的事情上糾纏。”青少年特有的煩惱並不因身份尊貴被遺忘,此時的趙鞅,甚是苦惱卻欲罷不能。

 “鞅兒高看老夫了。”叔向的嘴角有絲苦笑,“外人看來,老夫總是不緊不慢,似乎何事都運籌帷幄,盡在掌握。其實不然——”

 “哦?”趙鞅一臉驚訝。“鞅兒想不出何事能令太傅難以釋懷。”

 處理政事,叔向素來從容不迫,屢有真知灼見,智計妙想;聘問宴客,則是進退得宜,禮數妥帖;修身齊家,更是嚴於律己,悉心管教子女,知禮不逾越。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叔向用力擺頭,“你雖已成家,新婚燕爾,如膝似膠,未曾為人父母,不知樹人立德教誨之難。”

 “那倒是。”說到此處,趙鞅下意識的撓撓腦袋,“爹在生時,總會對娘抱怨,說我太過頑皮,要嚴加管教,否則怕是為害鄉里,難成大器。”

 “哈哈——”叔向忍俊不禁,笑了好一會兒,終於停下來,捋捋鬍鬚,說道:“你爹一生平順,又兼性格溫順,事事嚴謹,你的調皮搗亂在他看來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他是小題大做,怕你任性狂妄,重蹈趙家覆轍,這才嚴防戒備。”

 “是是是,奶奶也這麼說。”趙鞅彷彿找到知音,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老夫的孩子,但得有你的十分一,也不至令我煩惱若此。”叔向似有許多感慨。

 “太傅與我爺爺和爹爹交往至深,想來定是得他們真傳,太過謹慎小心。”趙鞅寬慰叔向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太傅把心放寬,自然天寬地闊。”

 “好個天寬地闊!”叔向的眼睛滿是欣賞,“就按鞅兒說的,兒大不由爹,任他自己折騰便是。”

 “嗯。”得到叔向的認可,趙鞅也很高興,“太傅既想得通,鞅兒也算做了件好事,想來還不至於只能為禍鄉里。”

 “你爹是危言聳聽。”叔向對趙成的擔憂不以為然,“你啊,將來定是晉國中流砥柱,棟樑之才。趙氏家族能否進階,盡付你雙肩,你一定會不負眾望,脫穎而出。”

 “多謝太傅勉勵。”這樣的話,趙鞅聽得太多,無論是家中長輩或是朝中大臣僚屬,他都當成好意,委婉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