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63章 四處奔走(3)

 “先不論消息真假。”蔡墨笑了笑,有些不以為然。“如果齊君承諾兌現,還有誰為魯君歸國奔走?魯君既然已經享有如此眾多的人口勞役,何必回魯國?而今的魯國,公室還要看季孫氏臉色行事。有了二萬五千戶,便有了國君的享用威望,何必回魯國做個小心翼翼的君王?”

 “這麼說,齊國的承諾不過是信口開河?”

 “看看這些年齊國與我國的摩擦衝突,哪一樁哪一件不是反覆無常,不講信用?”蔡墨反問。

 趙鞅想了想,說道:“從前是違背盟誓收留欒盈,後來又以結親為由把欒盈送到曲沃。再後來是先與我國結盟,很快又偷襲侵佔小國。看來啊,齊國想做霸王的心從未熄滅。”

 蔡墨點點頭,“如果承諾是真的,除非齊君得了失心瘋。真要送魯君歸國,率軍伐魯,把季孫氏威懾住,代價豈不比白送二萬五千戶小得多?還能向諸侯各國展示齊國的實力,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魯侯如果把齊國的承諾當真,心存希望,就是白白浪費時間在齊地耽擱。如果齊國真的兌現承諾,魯君定是樂不思魯。所以,無論如何,魯君是難再歸國了。”順著這個思路,趙鞅得出結論。

 “魯國還有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國。”蔡墨幽幽說道。

 “現今王室之事未了,恐怕魯君之事要暫時押後了。”趙鞅說道。

 “王室之事,恐怕一時半會難了,有得熬。”蔡墨歪了歪頭,說道:“倒是楚國,不知因何四處築城?”

 原來,這一年楚國沒忙別的,忙著四處大興土木——楚平王派薳射在州屈築城,讓茄地人搬過去住;在丘皇築城,讓訾地人遷去居住;派熊相禖在巢地築外城;又命派季然在卷地築外城。

 “的確費解。”趙鞅也是直搖頭。

 “使民不安其土,民必憂。民有憂,君王很難不被延及。”蔡墨感慨道:“楚王自篡位以來,除了起初的那幾年,休兵養民,之後又是勞民築宮,又是與吳競逐,輸多勝少。而今又頻頻擾民,怕是年老昏聵了。”

 “楚王行事荒唐,縱容小人作惡,致令太子出走,伍氏被誅。此番又勞民傷財,奢侈浪費,怕是禍及後世,殃及子孫。”趙鞅有感而發。

 “說得好!”蔡墨對趙鞅豎起在大拇指。

 趙鞅受寵若驚,“難道師傅也認可弟子的推論?”

 “事情還未發生,終究只是猜測,待結局驗證才能確定。不過——”蔡墨話鋒一轉,說道:“敢於大膽預測總是好的,足以證明你在思索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