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67章 無理取鬧(3)

 “昔先王之命曰:‘王后無嫡,則立年長。年紀相當則依據德行,德行相當則以占卜。’王不立偏愛,公卿無私心,古之制也。穆後及太子壽早夭,單、劉二大夫私立少者,有違先王之命,請諸侯知之為不穀圖謀。”

 “王子朝之辭,歷數立朝以來王室經歷種種,無非是想爭取諸侯同情,望有人挺身而出,站在他一邊,為他出頭。”智躒長嘆一聲道:“追溯其源,王子朝際遇雖令人同情,只是嫡庶乃立儲根本,萬不可動搖,否則日後人人皆有其心,豈非天下大亂?”

 “正是。”趙鞅十分同意智躒的看法。“倘若景王在位時極力爭取,執意要立王子朝,單、劉二大夫最終很可能被迫贊同。到那時,反動叛亂者可能就變成王子猛了。”

 “雖說天時人力不濟,王子朝滿腹委屈。可是,他糾結其黨,挑起戰事,兵連禍結,燒殺擄掠,作惡多端,罪不可恕。”女叔寬的態度堅決如鐵,“王子朝因一己之委屈便要眾多人命鮮血為之傾覆,一心只有王位富貴,卻不顧百姓社稷,確無王者之德。”

 “奪位之爭,王子猛不勝戰火兵亂,早早病逝,已是一起天子命案。其餘軍士小吏平民奴隸,更不知多少死於兩王之爭。王子朝的確罪大惡極。”趙鞅贊同女叔寬的看法。

 “此事論調已定,王子朝的聲討,無法改變我國扶立正統的決心。”智躒想了想,說道:“賓孟被殺,足見單、劉二大夫的野心。於公於私都好,至少二人的立場與眾諸侯國一致,如此便已足夠。”

 “二大夫行事雖不義,畢竟位高權重,朝中門生故舊眾多,王子朝一派難敵,也是預料之中。只是——”智躒分析道:“想不到王子朝如此頑固,非要以卵擊石,以小搏大。我國立場不變,諒他如何折騰都是白廢功夫。”

 “王子朝在賭,只要他一逃走,我國便會撤兵。我國一走,王室之軍又非他的敵手。如此反覆消耗,伺機而動。誰曾想,我國聯合諸侯派軍戍邊,無奈之下,只得逃到楚國。否則,這會不定還在王城附近遊蕩呢。”女叔寬又道。

 “同樣是兩派奪權,王子朝比魯國的堂堂一國之君,還是高明不少。”說著,趙鞅笑了笑。

 “兩強相爭,自以為立於不敗之地者,往往不堪一擊。相反,以弱小自居者,往往能積弱成強,甚至逆轉翻盤。”女叔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