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72章 正終勝邪(4)

 “令尹未免太謙,費無極的能耐可不止這些。”沈尹戌笑了笑,又啜了一口茶,輕咳一聲,細細道來——

 “不得太子重用,攪盡腦汁離間大王父子。先是花言巧語求去秦國為太子行聘,歸來後卻添油加醋的說太子妃的種種好處,蠱惑大王強娶秦女。之後,又捏造太子對此事不滿,請大王務必提防。”

 “待大王對太子心生嫌隙時,適時提出讓太子去往方城駐守。將太子調離後,日日進讒言,說是太子與太傅伍奢日夜謀劃不軌,請大王務必早除禍患。”

 “日積月累,太子在大王心中的惡感日深一日,他便乘勝追擊,誣陷太子謀反。太子逃離,他又慫恿大王捉拿伍氏父子,以絕後患。”

 “蔡國立儲,本已有約在先,應是公子朱繼承大位。費無極收受公子東國的財幣寶物,以‘與之共仇讎’為由,勸大王立東國為君。”

 “公子朱之所以被國人驅逐,東國在背後用計攪和,煽動慫恿,公子朱無奈,只得逃到我國。不想,仍是敵不過費無極的三寸不爛之舌,最終仍淪為流亡君王。”

 “費無極憑一己之力,逼走蔡侯、迫使太子建流亡、牽連伍氏父子被殺,是舉國上下人人皆知的劊子手。此事不容置疑,早有公論。”最後一段話,沈尹戌說得斬釘截鐵。

 “是老夫糊塗,一時失察,著了小人的道。”囊瓦低著頭,十分懊惱,唉聲嘆氣。

 “因為令尹失察,伯氏、陽氏、晉陳三個家族被毀於一旦。街頭巷尾都在說,費氏、鄢氏專權楚國,以王者自居,恐不日便要脅迫幼君,篡位奪權。不知令尹作何感想?”沈尹戌咄咄逼人。

 “竟有如此等荒唐之言?老夫為何不知?”囊瓦“噌”的一下站起來。

 “令尹已被費無極矇蔽,不加思索,不去求證,輕易就判定三個家族的罪。國人只見小人得志,賢臣被誅,還能有什麼好的期待?”沈尹戌層層遞進,推波助瀾。“三個家族世代居楚,英傑輩出,人才濟濟,何曾出過謀逆犯上之徒?”

 “未曾聽聞。”囊瓦像是被審的嫌犯,耷拉著腦袋,問一句答一句。

 “左尹伯宛,沉穩持重,清廉正直,襟懷坦白;中廄尹陽令終,品行端正,博聞多才,聰明能幹;大夫晉陳,敦厚質樸,熟知禮儀,進退有度,從不僭越。”說到三位無辜被害者,沈尹戌痛心疾首,語氣變得尖銳起來。

 “這樣的英才良將,怎麼會跟‘勾結外敵’扯上關係?僅憑費無極、鄢將師兩個歹人的三言兩語,三個家族就妻離子散,血流成河,令尹於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