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0章 魏舒登頂(2)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虛懷若谷,高屋建瓴。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趙鞅讚道。

 “將軍之能,不輸隰朋管仲,只是要避開鮑叔牙的短處才好。”女叔寬勸勉道。

 “在下何德何能,敢與隰朋管仲比肩?”趙鞅苦笑,“鮑叔牙的謙讓遠見我沒有,他的毛病倒是一應俱全。”

 “管仲對鮑叔牙、隰朋的評價,是從擔任國家宰相一心為國的視角而言。若是單從個人才幹修為來看,鮑叔牙的賢明智慧跟隰朋不相上下。”

 “此話何解?”趙鞅問道。

 “當初,齊桓公任命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婉言拒絕,硬是推薦管仲代為其職,豈非有自知之明?相國乃國之重臣,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鮑叔牙不為權勢所動,堅持讓賢者居之,豈非忠心為國,剛毅正直?”女叔寬說道。

 “如此說來,在下倒是有不少優點呢。”趙鞅自嘲道。

 “將軍何必妄自菲薄?”女叔寬笑了笑,“急於求成或許立竿見影,按部就班可能勞而無功,成敗得失卻非一時一事。路遙知馬力,日久知人心,把眼光放長遠些。”

 “我雖心焦,卻不想用非常之手段。不過——”趙鞅話鋒一轉,“大夫說的沒錯,應該以鮑叔牙為戒。若是嫉惡如仇一味執著,傷了兄弟情誼不說,將來與同僚共事怕是也會舉步維艱。”

 “將軍能如此想最好。”女叔寬十分欣慰,“將軍前途不可限量,若因一時義憤毀了多年兄弟情,實在可惜。智將軍有他的苦衷也好,謀略激進也罷,兩家被滅已是鐵板釘釘不可改變。既然如此,何不放下怨懟,從頭來過?”

 “而今又成將佐,日日朝堂相見,一味迴避也不是長久之計。”趙鞅開始動搖,“明明已有心結,卻要當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真是難為我這個莽漢了。”

 “將軍不是莽漢,是真性情。”女叔寬說道:“管仲和齊桓公有一箭之仇,齊桓公貴為一國之君卻能選擇原諒並委以重任,足見齊桓公器量之寬廣。正因如此,齊桓公才能成為春秋第一任霸主,九合諸侯,留名青史。”

 “大夫一席話,在下豁然開朗。”說完,趙鞅笑著向女叔寬抱拳。

 “從今往後,要大膽往前看。”女叔寬勉勵道:“新任中軍元帥已經邁步向前,大刀闊斧的改制,你是年輕後輩,更不能拘泥於前塵過往。”

 “想不到魏伯伯年逾花甲仍壯心不改,誓要開一段新風氣的決心實在令人欽佩。”趙鞅由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