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8章 又見疲楚(2)

 智躒一走,魯昭公身邊的一眾隨從頓時傻眼。他們天真的以為,晉國實力強大,六卿大權在握,季孫意如在他們面前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只要晉國一聲令下,季孫氏便似逃不出如來佛祖手心的孫悟空。

 其實不然。他們明顯缺乏經驗,把政治想得太過簡單理想化。先不說季孫氏在魯國地位如何,這個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衰,他們高超的手腕和高屋建瓴的視野胸襟功不可沒。

 大國要小國臣服,小國的權臣重勳是他們首先要拉攏的對象。小國要尋求大國的庇護,大國的重臣顯貴也是他們首要巴結奉承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來說,雙方是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關係。

 無論是齊景公想助魯昭公歸國,還是晉定公要出兵討伐季孫氏,他們在決策時都不可能一意孤行,都要受卿相權貴的意見左右。

 好比從前季孫意如派人送去厚禮,賄賂齊景公寵臣的家臣,就能達讓魯昭公歸國遙遙無期的目的,便是例證。

 隨著臣權的崛起,君權沒落,話事人變成勢力強大的世家大族。此時的晉國就是如此。

 士鞅一句話,就能化干戈為玉帛,他的一句保證,季孫意如就無性命之憂。

 權臣左右政局,為的是一己之利,才不理會什麼國家大義。所以,魯昭公是否歸國,根本不是晉國卿士關心的問題。

 再者,此時已是春秋末年,各世家卿族都忙著擴大自己的地盤,增強自己的實力,哪有精力干涉他國內政?

 魯昭公提出的請求,是要借晉國兵力驅逐魯國的權要。魯國君臣之爭是內政,勞民傷財不算,就算平息了也沒什麼好處。這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至少沒有士鞅動動嘴皮子就能收到季孫意如送來的寶物美女的投資回報率高。

 所以,智躒很清楚,魯昭公的請求是萬萬不能答應的。他捂住耳朵的目的是假裝沒聽到,此事與他無關,他不能拿主意。

 其實結果早已知曉。因為此刻的智躒就是急需謀取資源擴張家族勢力的代表,就算晉定公問他的意見,他也會反對出兵把季孫氏驅逐。

 在這件事情上,智躒和士鞅是一個戰壕裡的朋友。

 智躒轉身走到門外,對季孫意如說道:“君王怒氣未消,您還是歸國主持國政去吧。”說完,兩人分道揚鑣。

 室內,一臉茫然的隨從個個憤憤不平,只有子家羈表情漠然。很快,從門外傳來智躒一行離去的馬蹄聲,聲音遠去,漸漸不可聞。最後,室內室外一體,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