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4章 料事如神(4)

 “是,我冤枉你了。”智躒作勢向趙鞅陪罪,“最近幾年跟我疏遠,跟你的一干謀臣智士倒是親近不少。看得出來,你進步不小,將來趙氏可期。”

 “承蒙兄長錯愛,小弟不敢承受。”趙鞅淡淡一笑,說道:“若說有所裨益,畢竟付出了精力心力,也屬自然。只是我總是被動吸取,想來還是不夠。不如兄長,總是主動出擊,認準目標就鐵了心一定要達成。依這個勢頭,在下一定不如兄長。”

 “先把中行氏、士氏拿下,至於你我——”智躒眨眨眼睛,若有所思,“聽憑天意定奪。”

 “好!”趙鞅也不遲疑,應得果斷堅決。

 這場恢復邦交的酒宴,有種承上啟下的意味。

 首先是告別不愉快,消除了隔閡。不知不覺中,二人已無實質性的分歧——都在想方設法擴張家族勢力,並在這一點達成共識。唯一還有差別的是——智躒認可不擇手段,趙鞅對此有所保留。

 令二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展望未來的同時,無意中立下了fLAg——先迎戰中行氏、士氏,之後兩家再來對決。

 兩人都堅信,中行氏、士氏是紙老虎,一定會被戰勝,甚至被消滅。同時他們還相信,最後的贏家就是他們倆。可以把這當成是酒後戲言,相互鼓舞,相互安慰。把中行氏、士氏作為兩人並肩作戰的假想敵,是兩方共贏的好標的。

 戲言的此刻,他們絕不會料到,今後事態的發展竟與他們預料的不離左右,至少結果是對的。然而,他們還是輕敵了。中行氏、士氏並不是紙老虎,而是全副武裝戰鬥力爆表的頂級掠食者。他們苦心經營多年跑馬圈地獲得的人脈資源武器裝備,絕不是兩個年不輕識卻淺的好兄弟所能預料的。

 如果中行氏、士氏引起公憤,首先會驚動晉國政壇,其次,一定會引發其他諸侯國的聯動。

 當年,晉國的“欒氏之亂”驚動了晉、齊兩國,持續三年;宋國的“華向之亂”攪動天下,連吳國都參與進來,也是持續了三年。

 想一想,欒氏與今日的士氏、中行氏相比,實力相去甚遠。宋國的華氏、向氏也不過是盤踞宋國——頂多算是個中型諸侯國的兩股勢力。他們席捲的煙塵已達如此地步,可想而知,晉國的兩大家族會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

 拋開他們對中行氏、士氏的輕視不談,回到他們兩家——趙家、智家。現在來看,除了跟魏氏、韓氏相比多了些存在感之外,根本沒有資本可炫耀。

 我們把今日二人的言行做個標記,暫且記在本子上,待來日再做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