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6章 諸侯離心(2)

 “楚國是新主繼位,偏偏前有佞臣後有昏庸的令尹,國運不濟到了極點。不過——”周舍低頭略想了一會,說道:“不破不立,對楚國來說未必是壞事。”

 “對年輕的楚王而言,連續兩次失利,足以令他銘記一生。從今往後,他絕不敢像他父親伯伯那般荒誕暴虐,否則,後果難以設想。”尹鐸說道。

 “吳國的存在是楚國的威脅,從長遠來看,未必不是鞭策。假若楚國遷都後能節省民力偃旗息鼓修整農事,吳國的咄咄逼人未必能一如既往的如願。”董安於道。

 “楚國地域廣大,南北東西皆有地利,深耕多年,根基堅牢。吳國雖強,終究難以吞併楚國的大片領土。”趙鞅緩緩說道。

 “楚王年紀尚輕,幸有忠直明智的令尹和足智多謀的司馬輔助左右。假以時日,楚國仍會跟從前一樣強大,非吳國所能企及。”說完,尹鐸又補充道:“有個人忘了說,沈尹戌的兒子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惜了沈尹戌,智勇雙全的沙場宿將,可惜遇到個剛愎自用的令尹,白白犧牲了性命,飲恨疆場。”周舍語氣十分惋惜。

 “虎父無犬子,聽說沈諸梁被封為葉公後在葉邑施行了不少善政,造福一方百姓,真是位務實的良吏。”趙鞅十分羨慕,說道:“有此作為,想必其父定會含笑九泉。”

 “楚國未來還有許多考驗,葉公之能定然有更開闊的施展空間,小小葉邑豈能容納這隻翱翔之鷹?”說著,尹鐸看向董安於,問道:“不知司馬以為如何?”

 董安於已辭去朝中職務,一心輔助趙鞅,因為任司馬時聲威遠揚,故此熟識的人仍會稱他董司馬。

 “大夫向來以識人度勢見長,老朽甘拜下風。”董安於看向尹鐸,笑眯眯的說道:“葉公初任縣尹能得大夫如此讚賞,想必定是前途遠大不可限量。”

 “司馬過獎,在下年輕識淺,不過臆測想象,賣弄炫耀,實在太過輕薄。”董安於一番話倒說得尹鐸不好意思起來。

 “要我說,沈諸梁未來如何太過遙遠,還得一步步走出來才算。當下引人熱議的魯國家宰執權之事,咱們不妨評斷評斷。”周舍興致勃勃的提議道。

 “說到此事,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尹鐸又是搖頭又是嘆氣,“‘三桓’逼走國君,本以為可高枕無憂,橫行霸道。不想螳螂捕蠶,黃雀在後,倒讓家臣佔了上風,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陽虎行事果敢,敢想敢為,深得季孫意如賞識,命其為季氏家臣。昭公薨逝後,‘三桓’擁立定公繼位國君。不曾想,季孫意如突然離世,其子季孫斯尚且年幼,沒有任何政治經驗,於是便給了陽虎可趁之機。”周舍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