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7章 諸侯離心(3)

 “以陽虎之能,倘若來到我國,不知會攪起什麼樣的風浪。”董安於有些擔憂。

 “魯國因伐鄭取勝到我國獻俘,身為正卿,季孫斯自是責無旁貸。陽虎又派了孟孫何忌前來,專登給國君夫人贈送貴重禮物。”尹鐸細細分析道:“投靠我國,誓絕齊國,旗幟分明也就罷了,還另外派遣特使,陽虎的志氣真不小。”

 “孟孫何忌對士將軍說的一番話,也不知是他的一己之見或是代陽虎傳話?”說著,董安於看向周舍。

 孟孫何忌來到晉國,由士鞅接待。一番寒暄過後,孟孫何忌對士鞅吐露了他此行的目的,雙方的對話是這樣的——

 “獻俘而已,何必大費周折勞煩兩位卿相一前一後造訪我國?”說完,士鞅若有所思。

 “執政大人明察,在下所來確實另有目的。”孟孫何忌也不含糊,直截了當的解釋道:“形勢逼人,不得不為人役使,達其心願效犬馬之勞。”

 “陽虎已執魯國權柄,難不成好好的要到晉國流亡?”士鞅語氣嘲諷。

 “執政大人有所不知——”孟孫何忌壓低聲音,視左右無人,悄聲說道:“陽虎以家臣身份號令眾卿,自知名不符實,怕是難以服眾,故此要向晉國示好。萬一將來一個不小心,晉國可為庇護,有個棲息之地。今日重禮在前,來日要謀箇中軍司馬,貴國還能回絕不成?”

 士鞅笑了笑,說道:“看來陽虎雖然霸道,還算有自知之明。可惜,在我國任職軍政,要視其才幹能耐,並非厚禮就能如願。”

 “依在下愚見,應該是孟孫何忌的猜測而已。”周舍說道:“陽虎正如日中天,怎會自挫雄風?不過是廣結善緣,以備不時不需。”

 “憑家臣的地位就能挾制‘三桓’,不知多少人妒忌怨恨,陽虎在魯國一定得罪了不少人。機智如他,不可能毫無知覺。”尹鐸試著分析道:“所以,在下以為,孟孫何忌所言,多少說中了陽虎的心事。至於陽虎要求的職務,不過是試探士將軍的口風而已。”

 趙鞅回憶道:“我聽士將軍的意思卻是——孟孫何忌在替陽虎尋求退路。”

 “如此說來,孟孫何忌倒算是個心明眼亮之人。看穿了陽虎的心思,又識時務的替陽虎謀求退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既是拗不過形勢,只好順勢而為隱忍不發。”董安於評價道。

 “‘三桓’不過是一時青黃不接才被家臣半道截留了權力,並非大勢已去。”趙鞅又道:“季孫斯和孟孫何忌都非等閒之輩,只是年齡資歷太淺吃了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