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7章 諸侯皆叛(3)

 他找到侯犯,先是對他的勇氣魄力給予高度肯定,言語間不乏崇拜傾慕。同時,他對郈邑百姓的未來表示擔憂。

 駟赤分析道,郈邑地處齊魯邊境,如今已與叔孫氏勢同水火,眼看魯國是靠不住了。“三桓”一個鼻孔出氣,一家有難,另外兩家只會與之聯手,絕不可能走向他們的對立面。

 既然如此,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齊國身上。齊國實力強大,又緊挨著郈邑,如果向齊國發出邀請,相信齊國一定會看在郈邑城池堅固物阜民豐是塊肥肉的份上提供庇護。

 如果兩邊都靠不了,郈邑便成為孤城,就算抵擋得了叔孫氏一時的進攻,恐怕也無法持久。

 侯犯一聽,略作思考,頻頻點頭。很快,他就派出使者去往齊國。齊國人一聽,人在家中坐,好事天上來,喜出望外,立馬派要員隨同使者來到郈邑。

 齊國使者前腳剛到,駟赤的計劃開始了。

 他放出風聲,說是侯犯要把郈邑交給齊國,換取其它縣邑。齊國人得到郈邑後,就會把郈邑的人全部遷到齊國。

 消息一出,整個郈邑炸了鍋。

 如果只是把郈邑交給齊國人管轄,郈邑人是能接受的。因為依據當時的法令,齊國的賦稅是低於魯國的。如果齊國人接管後把齊國那套搬過來,郈邑人的負擔變少,手上積蓄變多,利大於弊。

 可是,如果要把郈邑人全部遷到齊國,郈邑人絕對不能接受。農業社會,奴隸平民都依附於土地繁衍後代安居樂業。要人們離開祖輩世居的地方從零開始,這個代價明顯太大。而這一切只是因為家主殺錯了一名邑宰,而非戰爭或強力等不可抗力。

 如果說公若藐的死讓郈邑人對自己將來的處境擔憂,所以他們才在侯犯的帶領下奮起反抗的話,在背井離鄉重新開始面前,公若藐的死頓時無足輕重。人性畢竟是自私的,之所以支持侯犯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前景,若是侯犯的存在阻礙了人們追求穩定的生活,那麼......

 人性的趨利避害開始作用,天平出現傾斜。

 幾番得失權衡過後,侯犯被郈邑人果斷拋棄。郈邑人群情激憤,怨聲載道,人人怒氣蒸騰,個個摩拳擦掌,誓要與侯犯不共戴天勢不兩立。

 眼看群眾演員的表演火候已到,時機已然成熟,駟赤這才施施然的找到坐立不安的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