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7章 形勢惡化(1)

 果真不出董安於所料,派籍秦包圍邯鄲之後,中行氏就開始拉攏士氏對晉定公展開了遊說。

 聽聞外甥被趙鞅殺害,中行寅大為光火,他把此事解讀為趙鞅對中行氏的挑釁而非趙鞅聲稱的處置“自己人”。中行氏跟邯鄲氏的交情自結親之前已經非常密切,此後更是親上加親。反觀趙鞅這邊,最近三代跟邯鄲氏來往已經非常少,更不要說所謂的血緣關係已經超出五服。

 趙鞅因為人質推遲歸還便痛下殺手,在中行氏看來更是無事生非。本來中行氏跟趙氏是相敬如冰彼此不相關,趙鞅在揮刀一刻竟全然不顧及中行寅跟趙午的這層血親,若說他不是故意激怒中行寅都說不過去。

 中行寅跟士吉射是兒女親家,親家的外甥被無辜處決,士氏怎能視而不見?趙鞅向來強勢,行事特立,早已令士氏不滿,只是雙方並無實質性的利益衝突,沒必要生事,也就罷了。如今是趙鞅無禮殘暴在先,別怪士氏借題發揮。

 籍秦出發前,中行寅特意交待過,對邯鄲氏要以禮相待,切莫動武。同時,還叮囑籍秦,耐心等待,他們會努力把風向調轉,把火引到趙鞅身上。

 他們找到晉定公陳說,重新界定事件的性質——

 趙鞅殺趙午,乃是不請示國君動用私刑處死晉國大夫,屬於擅自挑起禍端。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趙鞅的“始禍之罪”就是板上釘釘。既是有罪,理應接受處罰——誅殺趙鞅明正國法。

 對晉定公而言,這個決定太重大,他下不了決心。今日的晉國國君,無法跟“一日殺三卿”的晉厲公相比。公室積弱,國君沒有殺伐的堅毅果決,只求平衡各方坐穩君位。

 晉定公兩邊都不想得罪,首鼠兩端,猶疑不決。

 偏偏站在面前的兩家咄咄逼人,由不得晉定公一口回絕他們提出的請求——兩家出兵,圍剿趙鞅,為公室解憂,為律法正名。

 一方面是兩家的威勢緊逼,一方面是自保求生的本能,最後,晉定公選擇了——沉默。

 在這場激烈的政治搏奕中,趙鞅選擇缺席,懶得辯解。他的傲慢讓他失去了為自己申辯的機會,天平已然傾斜。相反,盛氣凌人的兩家步步逼迫,口沫橫飛,爭分奪秒,終於贏得勝利。

 雖無晉定公的口頭命令,但也沒有明確禁止,兩家抓住難得的空隙,馬上將醞釀已久的計劃付諸行動——組織人馬殺到趙府,將趙鞅一網打盡,替趙午報仇。

 兵貴神速——在兩大強族熊熊燃燒的復仇之火的催動下發揮到極致,趙府很快被人馬包圍,密密層層,堅如鐵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