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9章 塵埃落定(1)

 公元前490年秋,齊國國君景公薨。

 隨著反晉同盟盟主的去世,趙鞅的平亂事業終於結束。歷經八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兩大家族掀起的以晉國為中心,中原為半徑的反晉運動終於被平定。

 箇中的曲折反覆引發的焦慮擔憂,惟有當事人才能領會。

 “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將軍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周舍喜笑顏開。

 “是啊。”尹鐸也跟著點頭微笑。

 “尤其是最後兩年,大有捲土重來,勢不可擋的意味。幸好將軍英勇善戰,否則不知還要拖到什麼時候?”今日幾名謀臣約好到趙府,陽虎也湊趣跟來。這些年,他一直跟隨趙鞅左突右戰,“鐵之戰”立下戰功後,更是被升為大夫,深受趙鞅信賴。

 “最後兩年,真是苦不堪言,不忍回視。”說到這,趙鞅是連連搖頭一臉無奈。

 去年七月,齊國田乞、弦施、衛國寧跪率師包圍五鹿。五鹿地處今河北省邯鄲市下轄的大名縣東部的沙麓山下,此地本屬衛國。因為臨近晉國,恰逢晉國稱霸中原,於是便連同位於其東面的夷儀一併被晉國佔領。

 三年前,齊景公、衛靈公親率軍士增援據邯鄲叛晉的趙稷,為此曾將距離邯鄲二百里外的五鹿團團包圍。

 此次又來,仍是如法炮製,圍五鹿救邯鄲。

 前一年中行寅從朝歌突圍逃走,趙稷將其收留。因為中行寅的到來,邯鄲一下子成為政府軍和叛軍對決的主戰場。

 對晉國而言,邯鄲是晉衛接壤的重要軍事要地,同樣不容有失。

 九月,趙鞅率軍趕往邯鄲,誓與叛軍決出高下。

 十一月,邯鄲投降,中行寅奔鮮虞,趙稷奔臨地(屬晉國)。

 為救趙稷,齊軍拆毀臨地的圍牆。與此同時,為了報復晉國,齊軍又佔取晉國的邢、任、欒、鄗、逆畤、陰人、盂、壺口等地。趁晉軍來不及做出反應,他們又揮師北上,到鮮虞接應中行寅,將其安全送達柏人。

 朝歌是士氏的封邑,柏人則是中行氏的封地。從地圖上看,兩大家族的逃亡之路似乎一直向北,越走越往偏地,大有窮途末路走投無路之勢。

 當然,事實也是如此。

 今年春,晉國發重兵圍柏人。大軍壓境,兩大家族終於抵擋不住,棄城逃往齊國。

 從此以後,兩隻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蟲終於再也無法動彈。

 夏天,趙鞅興兵伐衛,包圍中牟。此役目的不在獲取什麼,只是勝利者的揚威,宣告晉國的領土主權完整不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