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52章 塵埃落定(4)

 成也士鞅,敗也士鞅。

 歷經五世,在晉國政壇大放異彩長達將近一個半世紀,放眼歷史,能與之比肩者並不多。許多世家,熬不過三代的詛咒,早早就被清洗出局。

 回看晉國的十一卿族,經過一百四十多年的比拼,淘汰了七家(先氏、胥氏、狐氏、郤氏、欒氏、士氏、中行氏),剩餘四家——智、趙、韓、魏。

 四家承接了前面七家的土地人口,意味著接下來的四強賽,競爭會更激烈,戰況會更慘烈。同樣的財富分配到更少的家族手中,比賽的量級便從螞蟻爭鬥升成大象角逐。

 輸贏決出之前,先致敬已經入土的先人吧!

 兩大家族也好,早早退場的狐氏也罷,他們都曾在這片令人神往的舞臺傾情表演過。他們自編、自導、自演,賣力認真,業務能力過硬,比二千多年後在同樣的土地上不知羞恥搔首弄姿的“流量小丑”敬業專業得多。

 因為利益攸關,他們想盡辦法讓劇本充實有內容,編排有套路,劇情跌宕起伏。觀眾一看,眼球被吸引根本無法轉移,只能被驅使著一集接一集的追下去。

 這個舞臺上播放的每一齣戲,背後的指揮棒都是慾望,中心思想都是權力。他們何時進場,大多是時代所需,角色需要。至於何時退場,有人事,有天命。相同的是,他們都渴望參與角色演繹,又都厭惡被摒棄下場。

 成敗得失究竟有無規律可循?為何經過三年折騰,欒氏終究還是未能擺脫出局的命運?為何有強大的外援,強可敵國的兩大家族最終仍以落敗收場?歷經“下宮之難”,趙氏卻能重現往日榮光?經過“亟治之難”,趙氏依舊續寫輝煌?

 我絞盡腦汁,找不出理由。在個人、家族、國家的際遇背後,有看不見的手,握著三分。明面則有七分,是人和。

 塵封的歷史,讀之令人常常忍不住生出許多感慨。有扼腕嘆惜,有拍手稱快,更多的則是對命運起伏的無奈。豪門世族尚且無法左右自身的榮辱成敗,何況一葉孤舟的我輩?